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伴随着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倾斜问题:投资率居高不下,消费率贡献不足,被认为是我国经济未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威胁因素。农村市场是我国消费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潜力巨大,占人口大半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商品,同时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可以说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启动,对于改变全国内需不足的局面和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农村市场是一个相对脆弱的市场,农村居民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转轨和农村改革时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尚未根本破除、农业弱质产业特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村信贷市场不足、社会保障资源匮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强农村居民的不确定性感受,进而对其消费决策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不确定性感受及其消费行为的具体特征,然后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技术路线,探寻不确定性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全国层面的总量数据和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利用“结余收入预期离差率”度量的不确定性指标系数符号为正。但是这并不是说农村居民的不确定性促进了消费。由于“结余收入预期离差率”这一指标具有方向性,当预期离差率大于0时,说明农村居民的结余收入出现了预期之外的增加,正向不确定性的存在促进了消费;当预期离差率小于0时,则说明结余收入没有达到原有的预期目标,负向不确定性的存在抑制了消费。作为对比,本文还采用收入(支出)增长率的标准差形式度量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支出)不确定性,回归结果显示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但是支出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不明显。2、农村居民在不确定性心理处于减弱状态下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明显大于其在不确定性心理未减弱状态下的弹性系数,这说明了不确定性的心理状态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确实存在影响,并且当农村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处于减弱状态时,其消费行为更为积极。同时,相比于不确定心理的减弱状态,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不确定性心理的未减弱状态表现的更为敏感,吻合“前景理论”中的“损失规避”思想。3、从不确定性对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来看: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好年份”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均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而“坏年份”的出现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当面对相同的不确定性程度时,“坏年份”的抑制作用更强。西部地区有所不同,其“坏年份”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与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是在生活必需品上有关。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回归系数进行比较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消费弹性越大,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反映愈加敏感。4、从不确定性对不同收入水平下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来看:无论是“好年份”里的正向不确定性还是“坏年份”里的负向不确定性,当前基本满足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不确定性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越大,并且“坏年份”的影响力总是更强。5、从不确定性对不同消费品类型的影响来看:①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的食品和住房支出影响均不显著。食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小,而住房除了具有必需品的特性,可能还与我国农村居民非均衡的“锯齿状”消费路径有关。②“坏年份”对衣着消费的影响同样不明显,这也是因为衣着属于生活必需品,但是“好年份”对衣着支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当年景好时农村居民往往要给家人和自己购置衣服,既体现出了对家人的关怀,同时显示出自己的劳作取得了一定成绩。③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这两项支出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好年份”对农村居民的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的支出具有促进作用,而“坏年份”对这两项支出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④“好年份”里农村居民对于一些娱乐活动有较高的积极性,并且对子女的教育会更加重视。但是“坏年份”的影响并不明显。原因一方面是教育支出与居住支出类似,农村居民对该项支出一般也是已经提前有了支出预期;另一方面伴随着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和孩子数量的减少,农村居民对于子女的教育愈加重视。⑤“好年份”里农村居民不会明显增加医疗保健支出,甚至还会减少。而“坏年份”里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反而增加。原因可能是因为不确定性的产生与该年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有疾病相关。6、从不确定性对不同时期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来看:无论是正向不确定性产生的促进作用,还是负向不确定性产生的抑制作用,影响程度均在增强。作为对比,利用收入增长率方差度量的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抑制作用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增强趋势。最后,对全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进行了总结和说明。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时,提出了非均衡性的“锯齿状”消费路径;二是采用“结余收入预期离差率”这一指标来度量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三是将“前景理论”中的“损失规避”思想引入计量分析当中,同时利用虚拟变量工具,对比分析了由于不确定性产生的不确定性心理减弱和未减弱两种心理状态、“好年份”的正向不确定性与“坏年份”的负向不确定性两种情况下,其各自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这样的设置有助于研究的范围进一步细化和拓展。论文有两点不足需要以后进一步努力:一是在理论模型中试图能将不确定性的方向考虑进来;二是对于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心理状态,最好能够得到一手的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