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已成为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政治稳定的结果,但是,当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已经偏离了它的正常轨迹并有畸形发展的趋势时,用经济增长来解释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不合适了。其实,许多学者已经指出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的超速增长已不仅仅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体现了在我国社会体制转轨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对居民储蓄存款的研究要突破一般层面,不仅仅通过经济理论进行解释,还应通过探寻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存在的社会因素来进行解释,是本文的重要职责之一。国内外的大部分学者对居民储蓄存款进行分析时,大都从居民储蓄行为进行分析,其实,对于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过快不仅需要从居民储蓄的行为进行解释,还要从居民为什么将储蓄存在银行,而不选择以其他的形式进行保值和增值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对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长过快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不仅要分析为什么居民选择进行储蓄,而不是消费,还要分析为什么居民将储蓄以储蓄存款形式放在银行,而不以股票、债券或基金等其他的形式保有。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首先运用戴蒙德的世代交叠模型,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了扩展,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分析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VAR模型及协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次,为了对产生如此规模之高的储蓄存款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运用实证分析对我国居民的资产选择的行为进行了检验,即找到我国居民大都偏好将储蓄以储蓄存款形式存在银行而不寻求其他的保有形式的原因。最后,本文对上面分析得到的结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