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姜(Zingiber officainale Roscoe)脱毒苗快繁及遗传变异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ent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也称生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姜分为小种姜、大种姜、山姜(野姜)等品种,习惯把小种姜叫“小黄姜”。六盘水市折溪乡小黄姜因姜油和姜辣素含量较普通生姜高,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然而姜败育,不能形成种子,因此必须使用无性繁殖,但长期进行无性繁殖会导致的品种退化及品质差等问题。研究并建立六盘水小黄姜脱毒脱菌苗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可以大面积提高六盘水小黄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折溪小黄姜为材料,对其脱毒脱菌苗组培再生体系及遗传变异情况进行探索,以期为小黄姜脱毒脱菌组培苗的大规模生产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小黄姜姜芽脱菌条件的优化本研究表明在剥去4层姜芽外层组织后,用75%酒精处理30s,结合0.1%升汞处理不同时间(0、3、6、9mins),得出75%酒精处理30s,0.1%升汞处理3min为最佳消毒组合;剥去不同的姜芽外层层数(0~9层)后用75%酒精处理30s,0.1%升汞处理3min得出剥去4~6层后,外植体的消毒率最高,死亡率最低。(2)小黄姜姜芽培养基优化本研究采用L9(3~2)正交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素萘乙酸(1-naphthylacetic acid,NAA)和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组合对六盘水小黄姜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接种3个月后,正交组平均长出丛生芽1.7个,根3.1条。通过分析发现,当培养基中激素含量为1.0 mg/L NAA和4.0 mg/L 6-BA时,小黄姜丛生芽和根的分化生长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平均长出丛生芽4.1个,根12条。由此得出,该激素浓度条件可以很好的促进六盘水折溪小黄姜组培苗丛生芽和根的分化及生长。(3)小黄姜脱毒组培苗病毒检测采用酶联检测方法对脱毒组培苗的TMV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未脱毒小黄姜苗TMV含量平均为3.3174μg/L,而脱毒组培苗的TMV含量平均值为0.2995μg/L。经脱毒处理的组培苗TMV值均低于未处理组,表明结合茎尖脱毒与热处理脱毒可以有效降低小黄姜体内的TMV。(4)小黄姜脱毒组培苗遗传变异检测以哥伦比亚大学最新发布的第九套ISSR引物,对8个不同地方的小黄姜地区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5条引物,825,834,846,881,895。取八次继代脱毒苗各3株,提取DNA,利用筛选出来的引物分别去扩增,结果表明继代8次的组培苗没有发生遗传物质变异。
其他文献
以萝卜雄性不育系的幼嫩花序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可成功诱导出苗。将幼嫩花序轴接种到不同激素配比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其中在MS+6-BA 3.0 mg/L+NAA 0.6 mg/L培养基
康复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配合康复治疗对患者实施的一般及专门的技术,在骨科患者的医治中,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促进机体功能复和减少致残的关
目的观察水蛭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DN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0例。在血糖控制基本达标的基础上,治疗组患
对白芨组培苗直播驯化育苗研究的探索,缩短白芨组培育苗时间,降低白芨组培育苗成本。可提高白芨种子的萌发率及育苗驯化的成活率,增加单位面积成苗数量。
五指毛桃具有食用及药用价值,常用来煲汤或作为中药材治疗多种疾病。由于滥砍滥挖,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人们正寻求有效方法对其进行繁殖。简述五指毛桃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
以糙皮桦‘Jacquemontii’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以WP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类型及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茎段的腋芽萌发、丛芽增殖及生根等一系列组织培养研究,
激情的民主和理性的法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二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地方,但并不如人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天然统一。本文首先从理论及实践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以足
随着对玉米需求量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快速有效地创制优良玉米新种质已经成为玉米分子育种的重要任务。植物组织培养与基因工程技术在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植物
南宋時期,在科舉入仕之外,尚有太學舍選一途,可以成爲士人的進身之階。南宋太學舍選,延續了北宋太學取士的制度,遵循相當嚴格的程序,在外舍、內舍、上舍各等級之間,太學生須
本文概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繁殖及其替代途径生产紫杉醇的主要技术方法以及这些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重点论述了组织培养育苗和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途径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