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建设用地是相对于国有建设用地而言的一种土地存在形式,是指分布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农民集体享有所有权的用于非农生产的土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实践中的一项重要物权,但在立法与实践中却未能得到明确认可。与国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种种限制,其只能通过政府征收的方式才能间接进入市场流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国有土地已接近穷尽的边缘,一味地通过政府征用的手段来满足市场流转的需要受到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双重质疑,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要求。近年来,国家政策开始对集体建设用地倾斜,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给予一定的空间,这无疑能为以后国家的立法和实践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除导言与结语外,共分六部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位平等,都是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下位概念。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即集体建设用的使用权直接进入土地交易市场,而不需要通过政府征收。我国当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现象比较普遍,流转形式多样,流转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现行法律法规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具有严格的限制,只在例外的情况下允许被动流转。论文通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流转的利弊分析,肯定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流转合理性和必要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应贯彻同权同利、利益共享原则。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上存在诸多顾虑,主要涉及到耕地保护困难、政府财政减少、市场运作不灵等各个方面。这些都不能成为阻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的理由,其可以通过相关措施的落实来得到有效解决。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需根本上改革现有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实行农民集体法人化改造。改造后的农民集体法人享有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实行所有权村级推定制度。同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应当符合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和受到土地流转范围的限制,唯此才能更好的保障土地的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包括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及第三人。流转的方式主要包括出让、转让、出租、抵押。流转程序分为初次流转的程序和再次流转的程序,因流转主体法律地位的不同,两种流转方式在具体环节上有很大的区别。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分配,可分为外部分配和内部分配。外部分配主要指集体土地所有者和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政府作为基础设施的投入方,应可适当参与分配。内部分配则主要指集体土地所有者所获得的最终收益在集体成员间的分配关系。未来制度设计中,要通过建立有效地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保障集体成员之间的分配利益得到实现。
其他文献
从西安市第一中学的具体学情出发,列举了少年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追踪了一些教学成功实例和有待解决和提高的案例。多方面、多层次地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用实例阐
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技术给会计等一些工作带来方便的时候,同时对财务核算系统与内部控制管理给出了更加高的标准。在本文中以某地气象局财务核算报账系统运行的具体
为了富集水溶液中低浓度的苯酚,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捕获剂,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泡沫分离水溶液中苯酚的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pH、气体流速、温度以及
以地铁工程施工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地铁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先构建了地铁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结构,阐述了地铁工程施工中施工安全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KT)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随着预算资金和互联网的发展,单机版财务数据处理已经不能适应业务需求。业务发展要求建立依托于互联网的、多功能、多模块的系统化财务管理平台,满足信息化时代对财务数据的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面临资金困境。从资金来源看,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大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均投入不够。尽管国家对农村
成都高店子花卉有限公司其下设立的高店子花卉市场是全国第五大鲜切花交易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人们对花卉需求增加的市场环境下,高店子公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应运而生,到处都是正在修建的工程、建筑,然而,在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下,大批农地被征收,南来北往的都是大批进城务工的失地农民。他们
长期以来, 我院专职教师不足, 外聘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教学角度分析外聘教师存在的问题, 探讨其现状及对策。 For a long 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