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研究——以深圳市茜坑水库为例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41306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深圳市茜坑水库水源林保护区的麻竹、勃氏甜龙竹、毛竹、红竹4种竹林的林冠截留效应、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效应以及土壤水分入渗,研究了红竹、勃氏甜龙竹的径流泥沙特征,并对竹林的效益和竹林库区竹林生态旅游的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   (1)竹林的林冠截留量在一个观测期内随季节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在雨季林冠截留量明显增大,4种不同森林类型林冠截留量的变幅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麻竹>勃氏甜龙竹>毛竹>红竹。林冠截留量最大的是麻竹,最小的是毛竹,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麻竹(100.5mm)>勃氏甜龙竹(48.4mm)>红竹(26.4mm)>毛竹(10.1mm)。林冠截留率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麻竹(18.70%)>勃氏甜龙竹(8.41%)>毛竹(7.42%)>红竹(4.10%)。结果表明:林冠层作为截留降水的第一作用层,对阻挡雨水侵蚀,减小雨滴的溅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在一个观测期内凋落物量的月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毛竹>勃氏甜龙竹>麻竹>红竹;枯落物年蓄积量最大的是勃氏甜龙竹,其值为1.25 t/h㎡,最小为红竹3.22 t/h㎡;枯落物持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毛竹(3.04mm)>麻竹(2.55 mm)>勃氏甜龙竹(2.18 mm)>红竹(1.02 mm);各竹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差异明显,持水率最大的是毛竹,最小的是勃氏甜龙竹。   (3)对4个类型竹林试验小区土壤入渗性能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竹林类型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竹林地土壤的初渗速率从小到大依次为毛竹试验区(1.42mm/min)、勃氏甜龙竹试验区(11.79mm/min)、麻竹试验区(12.22 mm/min)和红竹试验区(18.04mm/min)。稳渗速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毛竹试验区(0.14mm/min)、勃氏甜龙竹试验区(1.78mm/min)、麻竹试验区(2.54 mm/min)和红竹试验区(3.92mm/min)。毛竹林的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均较低。土壤入渗性能与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初始含水率,地表枯落物的厚度有关。   (4)对照区的年径流总量达到8365.33 m3/h㎡;对比其它两个实验区,红竹的年径流总量为1331.15 m3/h㎡,对照区是红竹实验区的6.28倍,是勃氏甜龙竹实验区的6.63倍。对照区的年产沙总量达到200994.96 m3/h㎡,在有枯落物覆盖的红竹、勃氏甜龙竹实验区年产沙量比较小,勃氏甜龙竹的年产沙量相对较大,为64.24kg/h㎡;对照区的年产沙量远高于勃氏甜龙竹实验区。   (5)评价茜坑水库水源林保护区竹林及基本功能、竹林生态旅游的效益及开发潜力,并进行市场定位分析,提出茜坑水库竹林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4种竹种均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用竹子营造水源保护林,能够达到较好的保持水土、拦蓄降雨的功能,为缓解深圳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深圳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的途径。   毛竹、麻竹和勃氏甜龙竹比较适宜在库区内栽种。尤其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上首先要营建竹林植被,宜优先考虑毛竹。
其他文献
对钢闸门的计算,现行的钢闸门设计规范中有两种方法:平面体系方法和空间体系方法。过去对闸门的结构计算通常采用平面体系方法,这使计算结果在许多地方比实测值大20~40%,而在一些关
论文主要根据目前新疆严寒地区水库预报调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水文模型、水库调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新疆卡海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和融雪型径流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研
绝缘电阻是电连接器的主要电性能指标之一。如果绝缘部分的绝缘电阻值低,就可能形成反馈回路,增加功率损耗,造成串音干扰。超量的漏电流能产生热或直流电解从而破坏绝缘,引起短路
劈裂灌浆技术是我国近年来研究成功的处理病险堤坝经济而有效的一项新技术,属我国首创,在我国病险堤坝防渗加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劈裂灌浆技术不论在施工工艺还是在理论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