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美学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的美学思想代表。他对文学艺术的独特的观点散落在他的创作中,有着很高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为一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的传播影响了广大的普通民众。丰子恺体内保存着东方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且在对西方美学思想吸收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本土化,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本文是对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系统研究。针对近几年研究的不足,期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进一步挖掘丰子恺的美学思想内涵,并且给新时代的美学思想带来启示。首先,立足于时代背景,对丰子恺所处的时代进行简单介绍。他生活在中国文化破旧立新的一个转型时期,西学东渐,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大量吸收外来文化,丰子恺一方面传承儒释道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对西方文化进行本土化阐释,中西思想融合成了他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其次,从“绝缘说”、“同情说”、“苦闷说”具体阐述他的美学思想内涵。再次,深入分析他的美学思想在他的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天真烂漫的童心,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艺术般的诗心,都处处体现在他的散文中。他对于绘画理论的介绍也比同时期的美学理论家早,以及他的漫画作品中无处不在的“诗意”,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气质的美学家。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一些学者、教育家认为艺术应该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艺术的学习是要有用的。当时的美学界争论的焦点是“为人生的艺术”还是“为艺术的人生”,丰子恺则认为两者都重要,提倡“艺术的人生”与“人生的艺术”的和谐的审美教育。两者要达到和谐,丰子恺认为应以培养“艺术心”为宗旨进行审美教育。艺术并不是培养只有技能的人,而是有着真善美情怀的真正的艺术家。因此,“艺术心”是丰子恺审美教育思想的内核。丰子恺美学思想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的融合,且他始终以人作为自己的终极关怀目标。他反对抹杀人的个性,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强调童心的重要性。作为一位艺术教育家,他始终以一位普通教育家的身份和人们谈论美育。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更加重视文艺的实用性,但我们今天来看,这实在是丰子恺对教育的一种远见。但他对传统文化缺乏批判、革新精神,因而使得他的美学观点总是充满着一种幻想色彩。这也使得他的美学思想在那个时代总是特立于时代潮流之外,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所忽视。并且作为艺术教育实践家的丰子恺总是把艺术的社会美育功能过于夸大。这里既有个人因素,也有时代环境影响。给我们当代美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其他文献
公众利益论认为监管的产生是由于发生了市场失灵,从而市场不能在完全竞争状态下运行.通过对保险市场垄断力、外部性、公共产品及信息难题四种市场失灵现象的分析,指出政府监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设施项目,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提高工程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然后指出卓越绩效模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斗彩鸳鸯卧莲纹碗。碗高8.3、口径18.9、足径7.6厘米。侈口,敛腹,圈足较深,圈足外墙微向内收。内、外施釉,外底亦施釉,釉色白中泛灰青,无款识。内、
通过对六个中部省份的科技投入、科技支出、科技产出等的比较分析,研究区域科技活动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出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为制定区域的的促进经济发展的科
<正> 《卫风·氓》是《诗经》中的名篇。千百年来,人们对其中“靡室劳矣”一句的训诂,却歧意纷纭。 其一,解为“不以家务为劳”。这种解释始于汉代的郑玄。他为《毛诗》作笺
晚清中外条约关系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与其内容即内在本质构成一个整体。条约名称和条约缔结程序,是与条约产生有着直接联系的外观形态,反映了这一关系形成中的内容性质及其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业务外在表现形式和会计处理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在理解上也很容易将二者混淆。现对这两种金融资产的认定及
魏晋以后,迄于唐末,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三省长官为宰相,是皇帝下面庞大的官僚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我国封建社会,三省制度乃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国内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有过短暂的争论,争论焦点在于美国在华利益是凭中国皇帝的恩准,即"一体通商",还是美国应有同英国一样"庄严的条约"。最终,坚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