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对外国学习者来说是一门外语,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障碍,遇到很多问题,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的学习就是其中之一。否定副词是日常表达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在任何语言中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中,“不”“没(有)”“别”的使用频率最高,也最难掌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否定副词“不”“没(有)”“别”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摩尔多瓦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兴趣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有)”“别”时,经常将三者误用、错用,发生误代偏误,具体表现为“不”和“没(有)”的误代,“没(有)”和“别”的误代,“不”和“别”的误代。其中,两两否定副词之间出现了最高误代率,即三组语义的三个最高误代率,也就是说“不”和“没(有)”,“不”和“别”,“没(有)”和“别”的语义之间分别有一个最高误代率。针对这三组语义,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用来区分否定副词“不”“没(有)”“别”的语义。教学方案包括区分“不”与“没(有)”的教学设计,区分“没(有)”与“别”的教学设计,区分“不”与“别”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摩尔多瓦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否定副词的偏误进行分析,以及设计的教学方案,我们希望对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从而促进中摩语言、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