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sse,IBD)是一类具有相似的病理学基础和临床表现的慢性肠道的炎症性疾病,目前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不是特别清楚,临床上具体病程长、容易反复发病的特点,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及整个亚洲地区发病率均呈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其治疗备受重视。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等,大部分患者经激素治疗有效,症状能够得以缓解,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存在对标准剂量的激素反应差或者长期激素依赖出现抵抗的情况,这部分激素治疗效果较差的中重度的炎症性肠病也称为激素难治性炎症性肠病,这部分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应对方法,现在主要的挽救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制剂等,已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坏死因子类药物相较常规药物都是治疗中重度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更为有效的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对两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然而各项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对两种药物进行更科学、更全面的评价,从而为患者选择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经济负担更低的药物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炎症性肠病是在多种易感因子及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下引起的肠道黏膜固有免疫及获得免疫异常所导致的肠道炎性反应,已有很多研究证实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包括环孢素、硫唑嘌呤等)在中重度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挽救治疗中有效。另一方面,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地研究,英夫利西单抗作为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中的代表,是一种人鼠嵌合体抗TNF-α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诱导表达TNF-α的炎症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炎症过程,起到临床治疗效果,已有多项研究证实英夫利西单抗对于中重度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有效。第一部分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和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对中重度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目的:评价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和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iclosporin,Cs A)对于中重度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以infliximab,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ciclosporin,immunosuppressant,ulcerative coliti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randon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为检索词,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以英夫利西单抗,抗肿瘤坏死因子,环孢素,免疫抑制剂,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随机对照试验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万方中国学术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所纳入的文献逐一进行资料和数据的提取。检索文献年限为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研究中各项统计学分析均使用Rev Man 5.2软件来完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组治疗3个月结肠切除率明显高于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组(RR=2.19,95%CI:1.50-3.20,Z=4.04,P<0.000 1);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组治疗12个月结肠切除率明显高于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组(RR=1.58,95%CI:1.19-2.09,Z=3.21,P=0.001);两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7,95%CI:0.70-1.95,Z=0.60,P=0.55)。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中重度激素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总体效果要优于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而两类药物使用安全性差异并不明显。第二部分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和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六巯基嘌呤、甲氨蝶呤)对中重度难治性克罗恩病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目的:评价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和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六巯基嘌呤、甲氨蝶呤(azathioprine AZA、six-mercaptopurine 6-MP、methotrexate MTX)对于中重度难治性克罗恩病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以infliximab,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azathioprine,six-mercaptopurine,methotrexate,immunosuppressant,Crohn’s disease,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randon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为检索词,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以英夫利西单抗、抗肿瘤坏死因子、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免疫抑制剂、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随机对照试验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万方中国学术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所纳入的文献逐一进行资料和数据的提取。检索文献年限为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研究中各项统计学分析均使用Rev Man5.2软件来完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6项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组临床缓解率高于免疫抑制剂组(RR=1.39,95%CI:1.14-1.70,Z=3.22,P=0.001);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组促进黏膜愈合有效率明显高于免疫抑制剂组(RR=1.54,95%CI:1.08-2.20,Z=2.37,P=0.02);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组和免疫抑制剂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1.02,95%CI:0.93-1.12,Z=0.38,P=0.70)。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中重度激素难治性克罗恩病的效果要优于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而两类药物使用安全性差异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