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脑组织受损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约240万中风患者,其中将近80%的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手功能障碍,已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脑卒中领域的康复训练通常是有限的,特别是居家康复训练,表现为过度依靠医师和专业康复设备,有着成本高、操作不易、动力不足、低便携性等缺点。同时,脑卒中康复治疗不仅需对肢体进行训练,最重要的是促进大脑神经的重塑,进而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研究发现,包含多种感官刺激的丰富环境能够使用户同时参与生理、感知和社交活动,可以调节多种生物机制,能更有效地促进运动、认知和神经的恢复。本文以多感官通道刺激在脑卒中手部康复产品中的应用为中心,提出脑卒中康复训练下的多感官产品设计原则及评估框架,并基于课题组前人研究基础提炼用户需求指导产品功能原型的开发,继而对其进行实验评估验证以完成概念可行性测试,调整优化产品设计需求,据此完成多感官脑卒中手部康复产品设计。首先,本文对脑卒中基本原理和多感官通道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近红外光谱成像(NIRS)技术进行整理总结作为知识储备,通过解读多感官通道刺激特征与原则,结合中风患者手部康复训练的特殊需求,形成脑卒中康复下的多感官通道设计原则。同时,基于脑卒中康复肌理以及评估技术,制定适用于多感官脑卒中康复的评估框架。其次,整理课题组前人对脑卒中患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一手用户调研数据,提炼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用户需求,结合课题组前人研究基础完成产品功能原型的开发,并通过实验评估测试获取用户反馈情况及产品不足之处,优化产品设计需求为后续的产品设计提供依据。最后,对多感官通道刺激的输入形式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多感官通道设计原则和产品设计需求,对脑卒中手部康复产品的功能、人机交互、造型和CMF等方面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以确定产品的设计方向。基于前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产品设计方案,对方案的具体功能、结构、外观以及人机工学进行布局规划,从而完成多感官脑卒中手部康复产品的设计。本文针对遗留手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将多感官通道刺激以设计方式融入到脑卒中康复训练中,遵循了从需求获取与分析到产品原型开发与评估测试进而完成产品设计的思路,帮助中风患者科学有效的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拓宽了脑卒中康复领域的方法途径,也为脑卒中康复产品的设计发展及评估流程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