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是引起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细菌病原,也可导致鹅、火鸡、鹌鹑等多种动物发病。是养鸭业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鸭一旦发病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控是养鸭业中的难题,一是通过抗生素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但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性日益突出;二是以疫苗免疫防控鸭疫里默氏杆菌,但现有研究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众多,各个血清型间缺乏交叉保护,进而导致绝大多数疫苗只对同种血清型间流行株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对不同血清型间流行株保护力作用较小甚至于完全无保护力。因此,为了有效防控该病,需要进一步开展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为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对重庆三个区县鸭场来源病料,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株,采用ERIC(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PCR技术进行分离株分子分型,敏感抗菌素的筛选和耐药基因的检测,对分离株采用CAS(Chrome azurol sulfonate,铬天青)检测法进行铁载体分泌能力检测;克隆Tdsr(Ton B-dependent siderophore receptor,Ton B依赖性铁载体受体)基因并原核表达。研究结果如下:1、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ERIC-PCR技术分型本试验从2018-2019对大足、永川、荣昌三个地区多个养鸭场来源病料,分离细菌,运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r RNA基因、特异性omp A、Dna B基因鉴定获得3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获得的分离株采用ERIC-PCR方法分型,得到8个类型,以1、2、3型为主,分别为:1型14株占46.7%;2型4株占13.3%;3型4株占13.3%。2、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的铁载体检测对30株分离株以CAS检测法进行铁载体分泌能力检测,结果显示3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在CAS检测板上生长良好,菌落周围都出现了橘黄色圈,在CAS检测板上菌落周围出现的橘黄色圈直径为13mm-22mm,其中直径在17-18mm范围之间的占50%;直径在在17mm以下,占26.7%;直径在18mm以上,占23.3%。表明分离株分泌铁载体能力存在差异。3、Tdsr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采用TA克隆方法成功克隆出分离株(RA11)Tdsr基因的全长,为2346bp,通过对核苷酸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显示,最有可能成为B抗原的表位,位于24-26、59-63、29-136、179-183等氨基酸残基。成功构建了p ET 32a-Tdsr1重组表达质粒,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了重组蛋白的外源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约为75 KD。优化后表达基准条件为:终浓度为0.6 m M的IPTG,37℃恒温诱导4h,获得大量包涵体形式目的蛋白,该his标签蛋白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条带单一,约为75KD。4、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本试验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采用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共19种抗菌药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开展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检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氟苯尼考,最为敏感;对卡那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最为严重;其中菌株RA11同时对13种药物耐药,相对敏感的是菌株RA14只对四种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每株菌至少携带3种耐药基因,最多携带7种耐药基因。检测出参与介导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bla-IMP、bla CTX-M;检测出参与介导四环素类药物耐药基因:tet C、tet E、gyr A;检测出参与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aac(3)-I、aph(3’)-IIa、adeB、a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