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应力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损伤行为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fz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纤维混凝土(SFRC)是一种在混凝土基体中掺入随机乱向分布钢纤维的多相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抗拉、抗冲击、抗弯、耐磨等物理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行为,对更好地发挥材料力学性能、提高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367)“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多尺度本构关系:从纳米尺度到宏观尺度”的资助下,运用声发射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一维应力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损伤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行为,包括应力—应变曲线、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了钢纤维特征参数对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建立了循环荷载下钢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在循环荷载下的破坏模式呈现明显的延性特征;钢纤维的掺入能显著提高混凝土峰值强度,改善延性及滞回耗能能力;相同卸载点应变时,混凝土累积塑性应变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钢纤维的掺入能显著延缓混凝土刚度退化速率和应力退化率,且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退化率逐渐减小。(2)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单轴受压荷载下钢纤维混凝土声发射特征参数与应力、应变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损伤机理和损伤演化规律,建立了基于声发射特征参数的钢纤维混凝土损伤演化方程。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下钢纤维混凝土损伤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弹性阶段、内部微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宏观裂缝稳定扩展阶段、失稳阶段和破坏阶段;单调和循环荷载作用下,声发射特征参数变化均对应着钢纤维混凝土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损伤状态;采用声发射定位技术能较好反映钢纤维混凝土初始损伤位置及损伤过程;利用声发射特征参数RA值与平均频率之间的关系,能较好鉴别钢纤维混凝土在单轴受压荷载下的破坏模式,且能阐明钢纤维混土在不同受力阶段的损伤机理;相比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 RA值明显较大,掺入钢纤维后混凝土破坏模式由受拉破坏模式转变为剪切型破坏模式;基于声发射累积能量建立的损伤变量能较好反映钢纤维混凝土在单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3)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的结果,探讨了单轴受压荷载下钢纤维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立了损伤演化方程和钢纤维混凝土一维应力状态下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变条件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变量比普通混凝土的小;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径比的增加,钢纤维混凝土损伤发展趋于缓慢;本文提出的钢纤维混凝土单轴循环受压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钢纤维混凝土在循环荷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损伤演化过程,可为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和相关规范修订提供参考。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本课题后续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为贯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协会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组成联合课题组,就《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有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及
报纸
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作为生物医药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从天然产物中高效提取纯化多糖成为人们研究方向,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提取纯化方法进行研究。对近年
文章以"地论学派"的敦煌文献《融即相无相论》(BD05755,奈55,北8240)为中心,对南北朝时期"地论学派""融"的思想进行解读和分析。
<正>第一阶段:标准化研究阶段(2003年-2006年)2004年成立由市劳动保障局、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参加的按DRGs付费课题推进小组:确定了研究方向、方法、步骤;完善了病
为了解盐渍化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设置了不同盐分类型、不同盐分浓度的土壤,采用四电极法对各处理的电阻率进行相应测定,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和单、复盐构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为政之道,关键在于用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状况,决定着巴彦淖尔的今天与未来。我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力量,是干好各
报纸
这里借助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对养护设备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尝试和摸索,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养护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促进了公路养护设备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进程。
目的:评估艺术类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式在绍兴地区艺术学校中抽取468名学生,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和Y-G人格测
为了加快技术创新,推进墙材节能减排工作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中国硅酸盐学会烧结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砌块与板材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国墙材料技信息网于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