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旅游就业作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仍然存在结构失调、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系列问题。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充分发挥旅游发挥旅游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探讨旅游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影响关系,尤其是对不同地区之间旅游发展的就业带动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性进行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之间的关系及其方向,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定量分析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并对不同省份之间旅游发展影响程度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省际旅游就业发展模式,针对不同发展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旅游就业促进策略,以期最大程度的发挥旅游就业带动作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省际差异。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江西、广东、广西、新疆这8个省份的旅游发展能够对旅游就业产生影响。其中,东部地区省份占37.5%,中部地区省份占25%,西部地区省份占37.5%。(2)旅游发展的不同指标与旅游就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省际差异。在旅游经济收入方面,内蒙古和广东的国内旅游收入是其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入境旅游收入与各省旅游从业人员数均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旅游客源市场方面,江西和广东的入境旅游者人数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而吉林的国内旅游者人数是其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在旅游企业指标方面,存在星级饭店数量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省份是辽宁和广东,而新疆的旅行社数量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在旅游教育因素方面,辽宁和新疆存在旅游院校数量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存在旅游院校在校学生数量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省份有内蒙古、江苏和广西。(3)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对不同省份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①星级饭店数量和旅游院校在校学生数量对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大,而旅行社数量及旅游院校数量对旅游从业人员数的影响程度较小。②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者人数对不同省份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不同。国内旅游收入对内蒙古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大,而对广东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小;入境旅游者人数对江西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大,但对广东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小;③旅游外汇收入对省级旅游就业无明显影响。(4)省际旅游就业发展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旅游经济增长促进型、旅游市场需求拉动型、旅游企业发展带动型、旅游教育发展推动型和旅游企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综合促进型。根据省际旅游就业的发展模式的划分,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加强旅游企业发展投资、提高旅游教育质量、促进旅游企业和旅游教育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