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外包历史悠久,早在18-19世纪,英国就有了公共服务外包。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公共服务外包的领域也从街道清洁、垃圾管理等基础公共服务领域到医疗保障、能源供应等较高层次的公共管理领域。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公共服务外包,近年来,国家关于公共服务外包文件的陆续出台,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支持。为响应国家的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各地政府纷纷将公共服务外包。在公共服务外包实践方面,从发展之初至今,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着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在我国发展的深入,外包的领域也逐渐扩大到城市管理领域,同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争议,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2007年,由于执法人员的紧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开始试行城市管理服务外包(以下简称“城管外包”),和鑫梓润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了《花园街区综合管理服务实验合同》,为期一年,前期取得不错的成效。深圳其他地方效仿“西乡模式”,出现了城管涉黑,黑帮执法的违法现象。江苏无锡锡山区东北塘街道城管聘用人员顾豪杰等6人对东北塘菜场进行市容环境卫生检查,与日货店店主发生肢体冲突,店主被城管人员锁喉按倒在地上,拖行,踢打,扇耳光等一系列行为的视频曝光于众,引起社会一片哗然和强烈谴责。可见,城管外包势必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其问题和争议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因此,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国各地城管外包案例,对城管外包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产生风险原因,以提出城管外包的防范机制建议。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结合经济学对公共服务外包、城管外包、风险识别与风险防范的概念进行界定,讨论对公共服务外包的限度与私营化和公私合作的区别;基于契约理论,借助契约理论的三个分支:委托--代理理论的信息不对称性、交易成本理论外包的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有限理性对城市管理服务外包的风险识别、成因分析以及防范机制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对我国城管外包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分析,介绍城管外包的领域和成效。第四部分重点采用动态视角对城管外包的风险识别,包括外包决策阶段、外包执行阶段、外包评估阶段的风险表象。第五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度分析城管外包产生风险的原因。第六部分通过上述对城管外包的动态风险识别及成因分析,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创新城管外包风险防范机制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建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城管外包风险的防范机制。首先通过完善城管外包法律体系、树立城管外包新理念对城管外包宏观制度环境构建,其次通过强化政府内部管理、规范合同设计与外包程序、构建代理人选择机制、设立外包评估监督体系、建立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的微观运行机制构建,两个层面共同构建城管外包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