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在整个生物学科教学中处于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离开了实验,也就没有了生物学科。在高中阶段,生物学实验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基础性和简便性,教学任务以验证和推导某一科学结论为主。近些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较复杂的探究性实验被纳入到教学中来,并且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的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明显地加重了实验的分量。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中,实验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改进实验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实验自身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实验必然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按照在实验中所应用的实验技能把高中生物实验分成三个级别,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的顺序。每个级别的实验区别对待,以开放实验内容为核心,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进行不同程度的开放,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学主张对教学中各种课程要素进行开放,不同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也对开放的内容和程度有着不同的界定。在本文中,主要是对实验内容的开放,围绕实验内容的开放对实验教学中涉及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等要素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实验内容的开放依赖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实验教学所能应用的课程资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分析整理,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良、创新,根据核心概念教学需求自主开发新的实验充实到教学中来。尽最大努力开足、开好实验课,把实验作为学生学习重要手段,促进学生在能力和科学方法方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