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气动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而引发的脑卒中患者人数也逐渐增多。脑卒中患者在患病初期一般会存在肢体上的运动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造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传统的物理治疗效率较低,使得以恢复肢体运动功能为目标的康复机器人成为了研究热点。同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带给患者沉浸式的康复体验,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本文针对脑卒中等造成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设计了一种两自由度气压驱动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包含主动和被动两种训练模式,并搭载了虚拟现实平台,旨在帮助患者完成肩、肘关节的运动功能恢复。首先对国内外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考虑康复机器人人机接触的安全性和柔顺性,选用气压比例驱动的方式对机器人实施运动控制。设计了比例调压阀控缸气动回路,选用PD+速度前馈的控制算法,实现了摆动气缸关节的位置伺服控制。然后结合康复轨迹的规划要求,设计了机器人关节复合运动的控制模型并进行实验,达到了较准确的轨迹跟踪,证明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轨迹规划的合理性。同时,基于Unity 3D设计了虚拟康复训练平台,设计了四种以人们日常生活动作为原型的虚拟康复模式,能在患者完成康复动作时进行实时的视、听觉反馈,患者与虚拟对象实时交互,以实现引导式的康复训练。最后通过Simulink半实物仿真对实验样机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气动关节伺服控制和多关节协同运动规划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同时验证了康复训练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康复训练场景通信的实时性。
其他文献
仕女画是中国人物画中重要的一科,它以女性作为主要的描绘对象,在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史上经历了由魏晋到明清多个朝代的发展,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而明朝则是仕女画发展的成熟时期。在明朝这个逐渐没落的封建社会,王学的兴起、思想的解放与商品经济的繁荣让仕女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变得十分的丰富,绘画题材的世俗性与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是前代仕女画所没有的特色。本文以明代仕女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的问题是明代
随着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数迅速增长,高校校园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学校园景观作为高校校园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教育和激励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大学校园环境越来越重视,人们对于高校校园景观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高校游园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好坏直接决定着校园整体景观的效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现场调研、案例分析、课题实践
2018年11月23日-24日,第三届中国动画学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成都大学隆重举行。年会由中国动画学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动画电影工作委员会、世界动画研究协会、国际动画协会
会议
随着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泛洪攻击(Internet Flooding Attack,IFA)愈加频繁发生并带来严重的危害。网络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和大数据的高复杂性,使得IFA检测和防御面临着严峻的
在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为一个新鲜的事物下定义是件困难的事情,同时为一个已经诞生了百多年的事物再进行重新定义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动画可以说就是这么一个不断生长变化
如果不基于个体记忆,我们就不能树立身份。可惜的是,记忆终究不是那些记录文件,个体之间如此不同,它们不仅基于个体的认知,也建立在以往的经验之上。动画作为一种媒介,给予了
本文将向保罗·克莱、维京·艾格林和瓦西里·康定斯基这些20世纪欧洲前卫艺术家致敬,将实验动画作为一门独特的新美学学科呈现。实验动画是一种指向始终的美术和哲学模式。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表达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和危险分层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是否对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有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因胸闷、胸痛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及老年病房,明确诊断ACS,且年龄≥60岁患者97例;选取同时期于我院
动画作为当今跨域程度最高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局限于叙事影像的范畴,举凡当代艺术、新媒体、MG动画、手游、视觉特效、动态撷取···等领域都可察觉动画或多或少的足迹,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是自然光照条件下植被叶绿素分子的受激发光现象,发生于植被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与线性电子传递速率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