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堆停堆剂量率分析方法和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u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聚变装置中,对放射性核素活度、衰变热、光子剂量率等活化问题的分析是屏蔽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研究环节。目前,对于活化问题的计算通常采用中子输运和辐照输运的三维耦合方法,技术路线比较成熟;但对装置停堆后光子剂量率的计算,还需要作光子输运,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现有的停堆剂量率计算主要有两种接口程序,即严格两步法(R2S)和直接一步法(D1S)。R2S计算准确,但比较耗时;而D1S计算快速,但结果误差较大。因此,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快速准确的停堆剂量率程序。在新方法中,全面考虑聚变装置复杂的运行、停堆方案以及中子辐照背景,建立单能中子通量和活化问题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通过修改MCNP源程序,引入中子和衰变光子联合输运计算的思想,开发了全新的、快速精确的停堆剂量率计算程序NASCA。该程序通过欧洲联合环(JET)基准计算,与JET实验值以及R2S和D1S的计算结果做出对比,验证了其在聚变装置停堆剂量率计算上的可行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新程序还被应用于欧洲聚变验证堆(DEMO)氦冷球床包层(HCPB)的活化和剂量率计算。论文详细阐述了 HCPB中结构材料的杂质核素对活化水平的影响以及几何结构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分析了 HCPB包层放射性活度和衰变热水平、中子倍增剂铍中杂质铀由于中子辐照产生的钚的存量。利用NASCA程序对DEMO整体剂量率水平作出计算,并与R2S方法的计算作对比,再一次验证新程序计算停堆剂量率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基于单能中子通量和活化之间的线性关系,本文对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氦冷陶瓷包层(HECLIC)进行活化分析。分析结果将为HECLIC包层废物后处理方案的制定以及停堆后余热排出系统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最后,本文总结了新程序的开发、在JET上的验证、以及在DEMO和CFETR堆上的应用分析。新程序能够为未来聚变堆的屏蔽设计提供可靠有效的计算工具。
其他文献
对不同采收期及层积前后的山楂种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月25日以前采收的种子种仁中POD活性随成熟度的提高呈增加的趋势,之后趋平稳;而种皮中POD活性8月25日前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古代岩画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具有艺术形象性和真实性的特征。青河县三道海子巨石堆附近发现的“桃面人”岩刻像究竟是古人的幻想,还是他们真的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而忍不住要刻在石头上?    差点被忽略的神秘发现  4月24日,我跟随张晖老师一行,赴青河县进行了一次神秘文化的探索。这也是在讲座期间,偶然间听焦克敏老师提起,他发现了一块刻有三张人脸的石头,这立刻引起了新疆神秘文化学者
悠久的焉耆历史  焉耆,一个神秘古怪的名字。起初,我还以为是中亚的某个国家。有意思的是,它的汉语音译竟然有10种写法:焉支、燕支、烟支、胭脂、胭支、燕脂、烟肢、燃支、焉耆、焉提。在古文献里,除焉耆外,还有乌彝、阿焉尼两种称呼。  据地理学家研究,在距今两亿年前的地质年代里,当时的焉耆盆地和博斯腾湖还没有形成,开都河滔滔的巨流在冲出山口之后,于今焉耆的西侧奔流直下,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切开今天的库尔
<正>纳兰河谷在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位于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梧桐沟沙漠风景区,距离乌鲁木齐65公里,距离天池景区19公里,距离阜康市约12公里。纳兰河谷在天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