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血清、骨髓及癌组织中P-和E-选择素表达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侵袭转移和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选择素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目前,有诸多学者对P-和E-选择素在结肠癌、乳腺癌等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但检测其在肿瘤患者骨髓中的含量未见报道,其在胃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亦鲜见报道。本课题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可溶性P-和E-选择素含量变化及癌组织P-和E-选择素表达,研究其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为判断胃癌病情进展、预测侵袭转移、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方法 选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行胃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72例,采集血清、骨髓、胃癌组织标本各72例和正常胃粘膜40例。骨髓穿刺前患者或其委托人填写知情同意书。分别采集健康志愿人员血清和骨髓标本32例和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胃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和骨髓中可溶性P-和E-选择素含量变化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粘膜中P-和E-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含量变化和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WP=4>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的关系。统计分析用SPSS10.0软件。结果1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中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均分别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和骨髓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中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分别与正常人血清和骨髓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 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均无显著相关(p>0.05)。胃癌患者骨髓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淋巴结转移亦无显著相关(p>0.05)。3 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在低分化腺癌组、肿瘤直径≥5cm组、肿瘤浸润深度T3+T4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分期III-IV组分别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组、肿瘤直径<5cm组、肿瘤浸润深度T1+T2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分期I-II组。但所有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骨髓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Borrmann分型亦均无显著相关(p>0.05)。4 胃癌组织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为63.9%;E-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为66.7%。正常胃粘膜未见P-选择素和E-选择素阳性染色。胃癌组织P-选择素和E-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5 胃癌组织P-和E-选择素阳性表达在浸润深度为T3+T4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其对应T1+T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WP=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分期为III-IV期组均明显高于其对应无淋巴结转移组和I-II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组织P-和E-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Borrmann分型均无显著相关 (p>0.05)。6胃癌患者血清与骨髓P-选择素含量明显正相关(r=0.618,p<0.01);血清与骨髓E-选择素含量明显正相关(r=0.851,p<0.01);癌组织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明显正相关(r=0.892,p<0.01)。结论1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其正常对照组,提示血清和骨髓可溶性P-选择素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对胃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胃癌患者骨髓中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胃癌骨髓转移或微转移有关。2 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中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分别与其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有关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中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变化有待于进一步探讨。3 胃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说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增高可能反映胃癌的淋巴转移。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无显著相关。骨髓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无关。4 胃癌低分化腺癌组、肿瘤直径≥5cm组、肿瘤浸润深度<WP=6>T3+T4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分期III+IV组的血清和骨髓中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分别与其对应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增高趋势。胃癌患者血清和骨髓中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亦无显著相关。上述增高趋势的具体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5 P-选择素和E-选择素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而在正常胃粘膜未见表达,有显著性差异,提示P-选择素和E-选择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6 胃癌组织中P-和E-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胃癌组织P-和E-选择素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Borrmann分型无显著相关。表明胃癌组织中P-和E-选择素与胃癌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大批企业走出国门,中国经济面临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国家对专业性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探讨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与国际职业资格认
西方的“民主和平论”缘于十八世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反映了启蒙思想家基于民族国家关怀,终结频繁的王朝战争和商业战争的期盼。在其后的十九世纪,功利主义者亚当·斯密、杰里米·边沁,诺曼·安吉尔等思想家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民主和平论”逐渐成为世人热议的思潮。进入二十世不久人类的战争更升级为世界大战,一战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遂率先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推行民主化。但理论和实
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信息不确定系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已逐步完善和发展,并基本上建立起了一门新兴学科的结构体系,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应
沉浸式新闻是一种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在重建的新闻故事的情境中,受众可以获得第一人称角色的沉浸感,参与新闻活动的新闻传播方式。沉浸式新闻能够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独特的新闻体验。因此,沉浸式新闻逐渐被大众所认知、接受、喜爱,拥有广阔的前景与改变新闻消费格局的可能性。沉浸式新闻的内容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是沉浸式新闻的题材特征。国外的沉浸式新闻作品的题材类型逐步趋于多元化。而国内沉浸式新
自2014年以来,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突破10%,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早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很多问题。从养老金体系来看,代际关系结构变化,老年人口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呈现跨越式发展。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需要也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产生的,还包括产生了大量的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国外此类问题也很突出,这就使得生活垃圾的处置工作越来越重要,人们绕不过去,必须正视。截止到2017年,我国已经发布预告的202个大、中城市,他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合计达到为20194.4万吨,并且
深化与东盟交流合作,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当前,中国与东盟合作正步入“钻石十年”,并迎来了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一带一路”
随着俄罗斯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俄证券市场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加速发展的世界有价证券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对俄罗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俄罗斯为
农民工市民化在广义上的意义是指农民工群体在社会地位、身份、社会权利、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心态等各方面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业转移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文本是罗伯特S.帕尔斯坦(Robert S.Pearlstein)和珍妮特A.格雷戈里(Janet A.Gregory)所著的《企业国际化之道:来自硅谷的海外拓展策略》(Built for Global:Navigat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ntering New Markets)第三章内容。该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