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卵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种植抗性品种是控制病害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拟南芥Ms-0中PRW8.1(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 8.1)基因对真菌病害白粉病具有广谱抗性,对卵菌病害拟南芥霜霉病也具有一定抗性。RPW8蛋白是一种非典型抗病蛋白(atypical R protein),没有NB-LRR (nucleotide-binding site and leucine-rich repeat)结构,可以定位于吸器外膜(extrahaustorial membrane, EHM)上,通过积累胼胝质形成鞘状结构并在鞘内积累过氧化物。RPW8也通过激活水杨酸(SA)信号通路发挥其抗性功能。本实验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方法将拟南芥RPW8.1基因转入马铃薯晚疫病敏感型栽培种大西洋中,获得25株转基因阳性株。马铃薯晚疫病菌侵染转基因株系后,外源基因RPW8.1并不能使马铃薯获得对晚疫病菌的抗性。植物抗病防御体系中水杨酸(SA)、茉莉酸(JA)、乙烯(ET)三种信号途径发挥重要功能,对其途径中重要基因检测发现:在未受到晚疫病菌侵染时,水杨酸合成相关基因EDSl、PAD4及转录因子WRKYl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而茉莉酸与乙烯信号途径中相关基因并没有显著变化。侵染晚疫病菌后,转基因株系中RPW8.1表达水平仍继续上升,水杨酸信号途径与乙烯信号途径中基因表达水平也随之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