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的焦点。知识和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科技实力成了决定各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成了新的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经济大省,当前河南省正处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满足经济社会需求,如何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为实现中部崛起的科学发展观,河南省必须提升科技水平。  本研究从理论出发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进行综述。选取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万人R&D人员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占GDP比重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占 GDP比重等指标构建数据库。在描述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开河南省科技投入、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研究,分析发现河南省科技投入、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河南省科技投入还存在着科技人力与经费投入不足、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科技环境有待改善、企业自主创新不足、缺乏多渠道的融资体系等问题,制约着科技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通过选取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作为解释变量、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涵盖全国31个地区的二元滞后回归模型,分析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实证结果,探讨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得出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显著且滞后效应差异明显等研究结论,最后从持续激发人才活力、不断引导各类资金、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广播影视产业都被视为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在一国经济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和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
任何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都离不开中长期资金的支持,中国也不例外。三十多年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中国的融资体制业已逐步形成“财政、银行与资本市场”三元重叠的格局。
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增长时期,迄今为止经历了两个高速增长期和两个增长放缓期。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以超过30%的速度快速
2017年2月,中央“一号”提出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题,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要让农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也指出,要不断加
摘 要:税法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但目前税法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高职高专院校税法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税法教学的改革思路和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提高高职院校的税法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税法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作者简介:朱甜甜(1984-),女,湖北黄冈人,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金系教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D912.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基于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房价波动的视角,对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行为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在房价波动
工业企业作为长江经济带经济建设的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些问题,长江经济带只有坚持走工业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能源、环境的协同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为基本原则是二者齐头并进的最佳选择,因此本论文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