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山区矿泉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用天然矿泉水是宝贵的液体矿产资源,了解其水化学特征和形成机理为合理开发矿泉水提供依据,以期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以赣南典型山区宁都县为例,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等方面对矿泉水的形成机理及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发展赣南山区矿泉水绿色产业、实现矿泉水的可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及经济价值。论文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区内NNE向、NE向构造是控制矿泉水的主要构造,侵蚀构造丘陵山地地形,地形切割程度较深,为矿泉水的贮存、运移提供良好的场所,有利于矿泉水循环条件,构造带附近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渗入,并沿裂隙向下径流在地势低处涌出地表,属于典型的裂隙浅循环淋溶型矿泉水,这类矿泉水一般径流途径短、温度低、流量小,在山区广泛分布,矿泉水资源量丰富。(2)区内出露的矿泉水多为弱碱性水,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地下水类型主要以HCO3-Ca·Na型水为主。从水质特征来看,属于低矿化、高偏硅酸冷矿泉;从水质质量来看,为Ⅰ类、Ⅱ类水,水质优良。本区矿泉水主要特征项目是偏硅酸,属于偏硅酸矿泉水,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对各项指标的要求,有36组(占80%)样品偏硅酸含量在30mg·L-1以上,矿泉水各项监测指标基本稳定。(3)通过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都得出矿泉水水化学的形成与硅酸盐类的风化溶解有关,这与宁都县典型的花岗岩地质背景相对应。赣南山区的花岗岩具有SiO2的高背景,是形成矿泉水的物质基础。通过PHREEQC软件进行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结合各矿物的饱和指数和矿物转移量,确定形成矿泉水发生的水岩作用及阳离子交换作用,得出主要表现为伊利石、黑云母、钠长石等的溶解及强烈的阳离子交换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源是产量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库对源具有明显的反馈作用,两者相互依存。当作物源库的数量和强度达到源库性能髙水平协调时才能实现髙产。调亏灌溉如何影响光合产物形成、同化物在源库器官分配以及产量品质尚不清楚。本试验选取甜菜水分敏感期进行调亏灌溉试验,从源库角度研究甜菜同化物形成、分配以及运转特征,明确调亏灌溉对滴灌甜菜源库关系的调控效应,为干旱区滴灌甜菜节水高效栽培提供支持。【方法】试验以Be
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使得科学技术的地位得到突显。而科学技术产生的风险不容忽视。论文从对不确定性概念的反思入手,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角度对不确定性的内涵进行了辨析。本体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指的是事物或发展过程的状态、后果具有多变性。认识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意味着认知主体对所认识的事物或发展过程缺乏清楚地认识,认识结果具有或然性与易错性,从而导致人们会对认识结果的真实性存有怀疑。哲学和现代科学
随着风电清洁能源的大力开发,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中装机容量最大的一种发电方式。变速恒频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可以实现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是目前国内的主流风力发电机组。双馈风电场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挑战。本论文主要研究双馈风电场并网后的潮流计算以及并网引起的谐波问题,特别研究了谐波参数分量的提取。本文首先在研究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 9M
刺激响应型超分子金属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软材料在生物医学、传感器和分子马达等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制备可见光响应型和离子响应型超分子金属凝胶为目标,
交替传译工作实践中有很多视觉辅助信息,如双语背景板,演讲文稿,幻灯片等。对译员译前准备和现场口译大有裨益,但是,对于视觉辅助对交替传译影响的研究却并不多。本文作者以Daniel Gile的精力分配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对视觉辅助信息中幻灯片对交替传译学生口译员译语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作者对比研究了无幻灯片情况下和有幻灯片情况下交替传译的译语质量。作者从信息准确度、语法正确性和流利性三个方面分
新疆卡拉麦里地区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尤其是泥盆纪是卡拉麦里洋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关于古环境的研究极其缺乏。本论文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地球化学分析、露头剖面详细岩性岩相-沉积相解释和地球化学制图,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新疆富蕴县畜牧站东部中下泥盆统卡拉麦里组和上泥盆统克安库都克组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开展了研究。结合剖面的岩相及沉积相特征,将剖面划分为7个岩性段,其中卡拉麦里组划分为6个岩性段,沉积相
受层间储层物性差异的影响,多层合采油藏在水驱开发过程中层间干扰严重,层间动用程度差异大,减缓层间干扰的措施如分层注水、层系重组等需要明确各层生产动态和剩余油分布。
由于需求不清晰、程序算法错误和开发者经验不足,软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已知或未知的缺陷,影响软件质量。目前工业界主要通过人力对软件进行维护以减少由于软件错误引起的软件缺陷。然而,通过人力对软件进行维护需要浪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成本。因此,自动程序修复方法(Automatic Program Repair,APR)逐渐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现有自动程序修复方法修复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且修复正确率低
本论文选取扬子西缘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的经典剖面-上寺剖面,以大隆组最顶部硅质岩、硅质灰岩中富集的遗迹化石为切入点,利用地球生物学方法,对大隆组最顶部的遗迹属种、遗迹组构以及遗迹潜穴和围岩富含的莓状黄铁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四川广元上寺乐平统大隆组顶部海相硅质岩中赋存丰富的遗迹化石,可识别出觅食迹、居住迹5属7种,包括Chondrites targionii、Ch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太阳能因其可持续和环保的本质,引起了人们对其高效利用的广泛关注。光能向热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化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