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随着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的不断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逐渐在多地形成试点,成为农业生产融资的新途径。这一金融创新产品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不断改革的结果,不仅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涉农金融机构的一项新兴业务,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者扩大生产“融资难”的问题,但该业务中抵押物为农地经营权,不同于一般的抵押贷款业务,这一特殊性形成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特殊风险,因此,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的文献研究基础之上,结合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地区的实际案例进行农地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研究。本文将三角模糊数理论运用至层次分析法中,在阐述我国当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现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地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并通过实地案例调查进行风险识别,主要包括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抵押物风险等。再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利用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评价体系,分别向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员、金融监管者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者进行问卷调查,确定评价体系中各风险因素的影响权重。然后,文章运用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对眉县地区的具体案例进行风险评价,并与现实情况相对比,验证本文所构建的风险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同时,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提取影响权重较大的风险因素,确定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程度、农地流转的配套机制和涉农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制度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着力点。最后,文章根据上述的分析结果,建议政府应尽快完善与农地经营权抵押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户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征信管理;加速推广农业生产保险制度;同时涉农金融机构应加强自身内部风险控制的能力;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引导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发展,加速第三方补充机构的组织建设,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业务的推广,使其更大程度上惠及“三农”,促进农业现代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