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契约自上世纪60年代被引入管理领域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已成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重点课题之一。我国的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环境。而目前从法律的角度对影响员工心理契约因素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尤其缺乏新《劳动合同法》对心理契约影响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心理契约概念、特征、维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整理,并对本研究中所用到的学说和观点进行了说明。接着,根据研究方向与研究目的,构思出研究框架并提出假设条件。然后,以中国区域内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获得了不同个体特征,所在不同企业类型,不同劳动合同关系的162名员工报告的数据。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劳动合同特征对员工心理契约内容认知和履行认知的影响。再借助统计分析软件工具,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员工心理契约中法律责任的认知、劳动合同特征对员工心理契约及其履行认知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验证了之前提出的理论假设,得出企业员工心理契约法律责任维度与规范维度、人际维度、发展维度的关系模型以及影响员工心理契约各维度的劳动合同特征关键因素。并对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内容认知和心理契约履行认知进行了对比性分析。进而针对分析结果,从管理员工心理契约的角度为提拓展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为实现我国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从简单化、制度化向以心理契约管理形式为核心的深度管理转化提供了借鉴。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局限,并对本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