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笔记是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常用的学习策略。通过记笔记,学生不仅能够对知识进行加工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编码功能),还能作为一种外部存储手段对知识进行保存(外部贮藏功能),以利于整理和复习。在数学学习中,记笔记同样十分重要,但是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有效的数学笔记策略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笔记策略的。本研究运用调查法和实验法对数学笔记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在预备调查研究阶段,对初二学生笔记数据和成绩数据进行收集,并与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发现,在中学自然的数学教学环境中,数学笔记的数量虽然能够辅助学生的数学学习,也能对整体均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与数学成绩并无显著相关性;大多数学生数学笔记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外部贮藏功能,而编码功能并未充分体现,因此笔记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延时效果,而不是即时效果。调查还发现,学优生和学困生所使用的数学笔记策略是不同的,学优生在记笔记之前会有更多知识加工的过程,而学困生往往忽略笔记之前知识加工的过程;学生对笔记的依赖度也是不同的,笔记数量少的学生对笔记的依赖度较低且所学的知识遗忘速度较慢,而笔记数量多的学生对笔记的依赖度较高且所学的知识遗忘速度较快。在这一阶段,本文结合文献研究、教学经验和调查结果,提出了零笔记策略、传统笔记策略、自由总结型笔记策略和限定总结型笔记策略,并对有效的数学笔记策略和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实验研究阶段,对高一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实验并与学生进行访谈,以检验笔记策略对不同数学教学内容的影响,并提出关于数学笔记策略更为细致的建议。本文认为,对于过易的数学教学内容,笔记不产生更多的附加效果,但会使学生对笔记产生更多的依赖,建议采用零笔记策略;对于可能与其他知识点产生负迁移的知识点,或者因知识难度、容量和讲课速度等原因发生知识加工困难时,也建议采用零笔记策略。对于操作性强的数学教学内容,笔记的效果十分显著,建议采用传统型笔记策略和编码型笔记策略;对于记忆量大且知识点内部有较多容易混淆的内容时,建议采用限定总结型笔记策略。在本文的最后,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笔记策略的辅导提出了建议,并补充说明了研究的局限性、待改进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