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著名作家黄春明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踏入文坛以来,一直以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现实主义精神紧密地关注社会焦点,孜孜不倦地创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作品。当我们深入审视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人的层面,黄春明笔下的主人公都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来自底层;在社会的层面,黄春明的故事都有着相同的大背景:现代性悖论下的台湾转型社会。作为“小人物的代言人”,黄春明的小说涵盖了整整半个世纪现代性影响下台湾的社会风貌,从底层小人物的立场出发,挖掘台湾社会转型期下民众苦难的生存境遇和复杂的心灵状态。从他的文本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了他面对现代性悖论时的焦虑与矛盾,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他对于现代性弊端下社会的突围途径的探索。因此本文试图从底层的角度深入探讨和研究黄春明的小说,以期能在现代性这一维度对黄春明有更为深层的认知。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黄春明底层写作的缘起。首先从台湾宜兰的人情风物入手探寻黄春明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以及故乡对黄春明创作心理的影响,然后从社会转型与乡村变迁的角度分析社会现实对于他的触动,从而归纳黄春明小说创作的缘由。第二章:关注底层人物生存命运。分别从扎根乡村的农民、由乡进城的打工族、小镇居民、底层市民等四类人物的生活境遇来分析黄春明的底层人物创作。第三章:现代性进程中的矛盾与困惑。结合文本从黄春明自身的情感态度与写作立场、乡村、城市、老人四个方面的困惑来表述现代性语境下的悖论。第四章:社会转型中的应对与突围。本章主要探寻黄春明在台湾社会转型背景下关于解决现代性悖论的思考,主要归纳了自下而上的底层视角观照,人格自证与人性精神的呼唤,民族化的现代性诉求这三个方面的积极探索,表现了黄春明关注社会,关注人的使命感以及关注现实、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