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软骨组织是一种高分化的组织,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关节软骨损伤是关节外科常见的问题,常由创伤和多种疾病引起,大的软骨缺损常有纤维软骨修复。这种修复的纤维软骨无论在生物力学还是在生物机制方面,都与正常透明软骨不同,最终发生退变。有关如何促进软骨的修复和提高修复质量的研究很多,但仍未能获得可靠的修复方法。组织工程软骨移植被认为是修复软骨缺损的较好方法,是未来治疗关节病变实现由置换向重建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方法现仍处于实验阶段,选择合适的可降解的生物材料为移植的软骨细胞提供三维生长空问的研究倍受关注,目前对于组织工程软骨移植后新生软骨组织的研究多集中于基质胶原成分的测定和大体、光镜组织学评估及电镜观察,而对基质中另一主要成分蛋白多糖的研究,国内尚无报道。本实验应用Pluronic F-127负载的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兔全厚关节软骨损伤,对于新生的修复组织进行基质蛋白多糖含量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以探讨Pluronic F-127负载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全厚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行性。 方法: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与20%Pluronic F-127凝胶混合。选27只健康同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人为造成双侧膝关节软骨缺损(髌股关节,直径约3.5mm,深约2.5mm,达软骨下骨),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作为实验组,软骨缺损处植入培养的软骨细胞/Pluronic F-127混合物。B组缺损处单纯注入Pluronic F-127凝胶。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然后对缺损的修复情况在移植后4、8、12周进行大体观察,修复组织及正常软骨组织蛋白多糖含量测定,并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中文摘要结果:移植的软骨细胞一载体复合物中的软骨细胞能良好地生长,4周时缺损区己完全填充,但与邻近正常关节软骨的界限清楚。8、12周时再生组织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外观相似,界限模糊。4、8、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蛋白多糖含量经统计学分析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不同时期的PG含量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12周时蛋白多糖含量与正常软骨组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lur。ni。F一127负载工程化的同种异体软渭·细胞移植能成功修复兔膝股骨骸软骨缺损,修复组织蛋白多糖的含量逐渐增加,在12周时其含量达正常关节软骨水平。PluronicF一1 27负载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是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