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深化,发展生态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开始摆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日程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与核心是在生态科学范式和价值理念的导向下,在生态社会法律制度和生态文化约束下,通过广泛的生态协同管理活动,发展生态生产力,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生态化进步。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为我们进一步强化生态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生态管理是管理史上的一次新的深刻的管理范式革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及事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其科学范式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有机整体主义。文章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管理创新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综述,然后阐述了本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管理理念的创新,分析进行生态管理创新是复杂性科学范式的创新,是管理的人性假设创新以及生态管理具体理念的创新。生态管理理念的创新既是进行生态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也是其理论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全新的复杂性科学理论指导生态经济和生态政治发展,寻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有机统一。生态管理修订传统管理学以经济人为代表的各种人性假设理论,运用生态化的世界观、人生观、系统观全新反思管理学的人性假设,即生态理性人。生态理性经济人主张以生态理性制约经济人理性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所造成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的弊端,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管理范式的创新对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管理机制。完善生态管理事业,不仅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引导,而且需要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努力。文章提出了政府主导下,政府、企业和生态非政府组织协同管理机制,并分别阐述各自内部进行生态管理的机制研究。第四部分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管理政策与法律创新。完善生态管理事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政策与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为解决市场主体企业追求利润造成的负外部性,必须进行生态管理的环境政策创新。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进行生态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从法律层面为生态管理创新事业提供保障。结合我国生态管理实践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总纲领性质的生态保护基本法,并以此为指导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健全生态法律责任制等。最后阐述了进行生态管理创新研究的实践意义。生态管理创新研究既有利于我国的生态管理研究,也有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与实践领域为生态管理的深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生态管理工作更好的贯彻执行。同时,生态管理创新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极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