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亚临床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选取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CAP)作为亚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标志,旨在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亚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7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体检中心行体检的人群及同时期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共1020名(大于18周岁),其中男866名,女154名。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主要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尿素、血肌酐(Scr)、CysC及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生化指标及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相关信息,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根据是否有T2DM及CAP的形成,在上述体检人群中,以性别一致、年龄±5岁、病例数为1:1的比例进行匹配,检出T2DM-CAP组(T2DM-CAP,n=111)、T2DM非CAP组(T2DM-NCAP,n=111)、非T2DM-CAP组(NT2DM-CAP,n=111)及非T2DM非CAP组(NT2DM-NCAP,n=111)。结果:1.与T2DM-NCAP、NT2DM-CAP、NT2DM-NCAP组相比,T2DM-CAP组Hb A1C、e GFR、CysC均高于其他三组,并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与T2DM-CAP组相比,T2DM-NCAP组Hb A1C、e GFR、CysC均较低,并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CY)、LC、WC无统计学差异;NT2DM-CAP、NT2DM-NCAP组有统计学差异的是WC、Hb A1C、FPG、TG、TC、Scr、e GFR、CysC(P<0.05)。3.T2DM患者发生CAP的独立危险因素:以T2DM组是否合并CAP为因变量,以T2DM-CAP与T2DM-NCAP组有差异的Hb A1c、e GFR、Scr、CysC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ysC(OR=4.759,P=0.001)是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4.T2DM组(T2DM-NCAP+T2DM-CAP组)血糖控制水平与CAP形成的关系:血糖控制不达标组CAP形成人数为66/109(60.6%),而血糖控制达标组为41/108(38.3%)。5.各组间CysC浓度变化的比较:T2DM-CAP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糖尿病组,NT2DM-CAP组浓度高于NT2DM-NCA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6.CysC水平与年龄、WC、LC、Scr、Hs-CRP呈正相关,与e GFR及HDL呈负相关。7.以CysC为检验变量,以T2DM-CAP为因变量制作ROC曲线图,曲线下面积0.552,P值0.189。结论:1.低e GFR、高CysC、Hb A1c(≥7%)与T2DM患者形成CAP有关。2.在T2DM组与NT2DM组,CysC可能与CAP形成均有关。3.CysC可能是T2DM患者形成CAP的独立预测因子。4.CysC可能与炎症反应、腹型肥胖有关。5.T2DM患者中,CysC对CAP的形成无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Ultrasound, US)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0例疑似BCS门脉高压症的患者用US进行系统全面检查,其中BCS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