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目前数字经济正在推动实体经济在生产对象、生产方式上发生深刻变革,其与诸多行业和领域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就业形态,拓宽了劳动者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很多就业领域带来挑战。基于此,本文以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求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影响的作用机制与效应。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将学者关于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进行梳理评述;接着,概述有关的理论,探讨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机理;然后,根据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分析2011-2020年女性就业的演变与现状;进而,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调节效应分析和异质性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丰富了数字经济社会发展与女性就业有关研究,对推动数字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女性就业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2011-2020年数字经济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综合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算结果是,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分省份来看,排名前列的省份基本都是东部沿海城市,其中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居首位,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紧随其后,数字经济落后的省份是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这些省份都处于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达和落后的省份指数相差较大。(2)根据2011-2020年女性就业数据分析,总的来看,女性就业人员占整体比重上升;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女性就业比重最大,中西部地区女性就业比重较低;分产业来看,第三产业女性就业比重最大,第一、第二产业女性就业比重较小且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年龄段来看,25-39岁女性就业比重最大;分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和初中学历的女性就业比重最大,但是这一学历女性就业比重在逐渐下降,大专及以上学历女性就业比重在上升;分周平均时间来看,女性周平均工作时间变化不大,周平均工作时间每年都超过44小时。(3)根据实证结果显示,整体来看,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调节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受到女性受教育程度的调节,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使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加强。从地域上来说,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最显著,中西部地区对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力度要小于东部地区;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数字经济对高中及以上学历女性就业促进作用较强,对小学和初中学历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综合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落实相关数字经济政策,为女性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中西部地区女性就业。第二,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增加就业技能。鼓励女性学习计算机编程等相关内容,深入理解数字技术,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第三,探索灵活就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女性就业,保障女性权益。
其他文献
<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肉食品的需求只增不减,带动了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猪场在此种模式下也逐渐朝规模化发展,通过养殖管理手段的不断完善,疾病防治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最终养殖水平实现了提升。生猪在保育阶段,由于免疫系统还不够健全,很容易受到外界各项因素的影响,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即使经过治疗后恢复健康状态,但也会影响最终的生长发育,使得最终产能受到影响,农户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期刊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市场各种不确定性不断推进全球经济与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凭借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的传统优势扩大出口规模的贸易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提出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而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则是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席卷全球,制造业成为
学位
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上升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都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为了主动应对外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赋予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含义。那么,国内、国际循环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的内在机制又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测度了省域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人口红利、资源以及政策优势,实现了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但在实现出口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也不断加深着中国“低端锁定”的国际分工地位。随着中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改善出口产品质量,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实现出口从“增长数量”向“增长质量”的转变已成为中国“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重要问题。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WTO关税约束能力的削弱以及“欧债危机”、“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黑天鹅”事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需求结构逐渐改变,国内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而供给体系无法适应国内需求的问题日益凸显,供需错配制约着内需经济潜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内容。同时,国内需求是国际贸易发展的立足点和贸易优势的重要来源,而且出口是主要服务于国内需求的本土企业,根据与国内需求适配的发展要求培育核心竞争力,在开放环境下市场竞争进行“自选择”
学位
学位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巨大成就,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但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农民的增收问题依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发现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完善,农村居民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而互联网的使用会对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
学位
近年来,居民收入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正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然而,从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虽有缩小但仍超过国际基尼系数警戒线0.4。长期过大的收入差距下,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就要畅通向上流通渠道,创造人人都能参与、机会均等、多劳多得、勤劳致富的发展环境,削弱代际收入不平等传递的影响,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因此,基于收
学位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贸易化程度加深,外商投资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和《“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更加表明了中国利用外资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此同时,我国内资企业出口贸易总额虽然在不断上升,但产品质量总体不高、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愈发显著,严
学位
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我国下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然而,收入不平等的居高不下以及收入分配格局的代际传承在我国同时并存,其背后由父辈差异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正深刻影响着子代收入及收入分配,严重阻碍着共同富裕的顺利推进。父辈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平等使得子代的个体收入不能完全取决于自身因素的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