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农业向着集约规模的方向前进,而农村土地的高效流转则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带动农村土地和农户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坚持以国家或集体享有土地所有权,农户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将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使土地的经营权向外流转,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本文以我国农地流转状况的研究为基础,对武威市凉州区农村土地的流转现状展开了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凉州区农用地流转的具体情况以及农民对于农用地的流转意愿,找出影响武威市凉州区农用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促进凉州区农村用地高效流转作出一定理论指导。本文首先对农地的各个权利所属进行了梳理,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农地权利归属主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私有制逐步演变为集体所有制,再到后面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演变为农地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接着是对国内外土地流转的相关研究作了大致的回顾,从土地产权、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农地流转意愿、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性建议等方面了解我们国家在土地流转过程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然后对农地流转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作了全文的铺垫,主要通过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等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然后以武威市凉州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实地调研结果为基础,系统的描述了当地农村农地的流转现状,主要是通过对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农地流转的情况、流转方式、流转约定形式、流转信息获取途径、流转期限、流转后用途的有无改变、不同流转主体对农地流转意愿及状况等方面来具体描述分析。然后通过实地调研数据以及分析找出制约武威市凉州区农用地高效流转的障碍因素,主要制约因素有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精准扶贫)、农户自身条件(文化水平、技能)、农地因素(农地细碎化、交通、农地区位)、市场化程度(缺乏农地流转中介机构、农地流转规范程度)、政策措施(农业保护政策、价格机制)等,最后通过相关制约因素提出能够高效流转凉州区农地的对策措施,具体措施有规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民的文化和技能水平、制定出合理且对农民有益的政策、对农业实施补贴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