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的临床特征及两者的相关性,从而指导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完成了胸部多排螺旋CT+气道重建和/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460例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儿,从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胸部多排螺旋CT+气道重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合并气道异常的19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转归及预后进行评估。结果:1.本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195例,占同期完成胸部多排螺旋CT+气道重建和(或)纤维支气管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42.4%(195/460);本院2012年10~12月完成胸部多排螺旋CT+气道重建和/或纤维支气管镜的患儿共323例,其中62例有气道异常,约占19.2%(62/323)。2.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的气道异常类型包括气道狭窄、气管性支气管、对称性支气管、气道软化等,其中以气道狭窄多见(77.4%,151/195),而血管畸形或心脏增大所致的外源性压迫占51.0%(77/151)。3.合并气道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包括左向右分流型、梗阻型、发绀型、血管环及其他。各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的发生率不同(P<0.05);其中血管环最高(84.2%),梗阻型(51.5%)及发绀型(49.1%)其次,左向右分流型最低(33.8%),梗阻型与发绀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较非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更易合并气道异常(49.6%vs39.5%,P<0.05);血管环较非血管环合并气道异常更常见(76.2%vs40.3%,P<0.05)。4.气道异常组较非气道异常组更易出现喘息、反复肺炎(P<0.05)。195例合并气道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102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无1例行气道手术或支架植入术治疗。在出院3月~2年后随访的85例气道狭窄患儿中,10例完成多排螺旋CT+气道重建,6例已无气道狭窄(1~2年后),2例气道狭窄改善(6月后)。住院期间死亡9例,随访中死亡13例,死亡率18.2%(22/121)。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的发生率高,合并的气道异常类型多样,其中以气道狭窄最多见。各类型先天性心脏病中,以血管环、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发生率高。合并气道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气道异常易被忽略,死亡率高。对血管环、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喘息及术后长期肺不张/肺实变、脱机困难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注意合并气道异常可能,及时行胸部多排螺旋CT+气道重建和/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轻、中度气道狭窄可以先保守治疗,密切随访,等待其成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外在压迫解除,部分患儿气道狭窄可减轻,甚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