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野下的赵树理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u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的进程中,赵树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正如赵树理不平坦的人生经历以及不平坦的创作道路一样,对赵树理的评价也走过一段“不平坦的路”。就赵树理研究而言,“吹捧者欲之升天”“批评者欲之入地”的研究思路,早已被证明是“执此一端”的“片面”评断。赵树理是一个“深深扎根于农村,从思想气质到生活习惯都彻底农民化了的”作家。我认为,至今仍有一些研究者对所谓的“农民化”缺乏全面的认识与把握。“农民化”并不“低级”,更不是“低俗”,而是一种整体上的民间精神意识。我们从赵树理身上发现的“现实主义”、“现代性的内涵”、“理想主义”等,并不应是对赵树理的精神内涵的“抽象化”,而应是从上述的这种“农民化”中所概括而来的整体的艺术审美感觉。赵树理,作为一个“农民化”的“知识分子”,有着丰富的民俗生活体验,他对民俗文化在农村文化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也有着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笔者认为,由于民俗文化之于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农民化”主要指的就是“民俗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赵树理进行民俗研究,是能“接近”甚至“走进”赵树理的真实艺术世界的,是能真正地“挖掘”出赵树理的精神内涵的。笔者拟运用民俗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赵树理的具体作品及相关的研究资料,从民俗学的这个“新”的角度来全面、系统地研究赵树理的创作思想、文化身份、作品价值、创作资源等,重新探讨赵树理的整体精神内涵及精神意识。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论述赵树理作品中民俗事象的艺术表现问题、赵树理作品中民俗的结构功能、民俗对于赵树理审美机制形成与发展的建构作用、赵树理与地方戏曲的关系等。通过这些分析,笔者认为,从很大程度上说,赵树理的整体精神内涵及精神意识,就是对农民生存状态及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关注,就是为农民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力。
其他文献
对于如何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犯,"本质不同说"认为前者是单纯一罪、后者是实质一罪或处断一罪,"犯罪构成要件说"从犯罪构成要件的数量上的不同来区分,"法条关系说"从静态
艺术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新兴领域,以独特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心理治疗以言语为主要媒介的不足,具有明显的治疗意义。文章阐述了艺术治疗的概念,探讨了艺术治疗的作用机制,介绍了
目的:比较循环酶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中的结果,探讨快速简便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方法:选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以及正常健康志愿者各2
<正>颠覆传统电台,引入互联网概念,让广播移动起来。点子不错,能盈利么?"网易新闻可以听了,你知道吗?"采访时,有声资讯市场总监郑伟瞪大眼睛问记者,他说,"网易‘听新闻’大多
<正>调查的背景和目的艺术专业作为高等院校中的特殊专业,其目的是培养继承和发展艺术事业的教育者和接班人。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专业学生身上体现出了与普通专业学生不
采用原位聚合法,分别选取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以及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了包覆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的微胶囊。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物理性能的影
在21世纪的今天,在围绕习近平主席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是优化农村土地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和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核心环节,农村土地整理能够有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音乐艺术管理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如何解决高校音乐艺术专业扩招引发的严峻就业形势,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当前形势下,
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及社会力量的迅速成长对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社区党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基层社区党组织应顺应本社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