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着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微信的产生标志着我们进入一个交往的新时代。它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影响人们现实的政治生活。作为一种网络新媒体,微信具有独特的传播特性以及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发展成为新媒体时代民众政治参与的又一媒介形式,影响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在民众利用微信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微信如何实现政治参与的价值,又对民众的现实的政治参与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一问题意识的引导之下,文章以浙江海盐垃圾焚烧发电厂抗议事件为案例对上述问题进行考察,以此探析微信政治参与的价值。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媒介,微信能够满足民众多元化的参与需求,特别是在提高民主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以及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层面具有潜在的政治价值。然而在现实的政治参与中,技术的两面性又使微信政治参与陷入困境。论文运用政治学和传播学相关知识并结合具体案例,从微信政治参与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效应层面探析其价值,总体上文章按照以下思路展开。首先文章结合政治参与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内容对微信政治参与进行概述,包括对微信政治参与的概念,参与的主体以及参与的路径探析。其次论文从微信政治参与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效应这一角度探析其政治参与的价值。微信政治参与的理论价值,即理论上微信所具有的政治参与功能。引入科恩的民主参与评估的标准,从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评估微信如何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微信政治参与的现实效应,即民众现实的政治参与中微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结合海盐垃圾焚烧厂抗议事件中,民众借助微信参与政治的具体表现,并对比微博、博客,探析微信既具有促进民主参与的积极效应,也存在诱发民主参与困境的消极影响。文章最后针对此案例中民众参与政治的困境,结合微信的特性从技术调控和制度化建设层面提出优化微信政治参与路径的几点思考。通过对案例的论证,可以看出微信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政治参与的功能,而且在促进民众现实政治参与中具有巨大潜力,能够成为民众,尤其是普通民众地域性政治参与的一种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