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作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主要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分布极不均衡,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分布的差异,对煤炭的需求也很不平衡。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为发达,煤炭需求量也很大,但煤炭资源却十分贫乏,主要的煤炭产区经济相对落后,造成了煤炭跨区域的大批量运输需求。 煤炭是我国水路运输的第一大货种,煤炭运量的预测是进行码头、船队以及相关交通运输基础规划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煤炭水运系统与运输需求的适应情况、煤炭水运系统运行平衡情况是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关注的问题之一。秦皇岛港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运输港,在全国的煤炭水路运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针对未来煤炭市场结构及煤炭水运量的发展和变化,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综合研究了我国煤炭的主要供应市场和消费市场、煤炭运输的通道(主要是水路运输)、散货运输船型发展趋势等问题,以秦皇岛港为例,在收集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模型,预测了该港及沿海主要煤炭运输港煤炭水运量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秦皇岛港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建设秦皇岛港十万吨级航道的可行性。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秦皇岛港应该建设十万吨级重载航道的结论,同时对十万吨级航道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拟定了具体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