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探讨膝骨关节炎影响因素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筛选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为探索膝骨关节炎的致病因素提供病因线索并初步验证病因假设。同时通过对膝骨关节炎临床特征的系统分析,深化对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特点和临床特征规律的认识。方法:本研究于2007年6月~2008年3月期间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及相应匹配的对照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为面对面直接询问的方式。收集的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和膝骨关节炎关系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先拟合单因素logisitic回归模型,初步筛选出统计学上有意义的因素结合专业上相关因素,联同调整的因素一起拟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模型,以分析除去混杂因素后膝骨关节炎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资料200份,其中膝骨关节炎现患病人100例,对照组100例。分析结果如下:1.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OR23<BMI<25=1.951(95%CI:1.055—3.061),OR BMI>25=4.074(95%CI:1.660—10.000),居住楼房无电梯是危险因素,OR=5.500(95%CI:2.239—13.510),遗传因素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OR两个=7.971(95%CI:3.274—19.407),OR三个以上=13.333(95%CI:2.389—74.404),抽烟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饮酒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OR1-3次/周=2.345(95%CI:1.081—5.089),OR每天=2.549(95%CI:1.052—6.177),体育锻炼过于频繁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OR>(2次/周)=2.787(95%CI:1.257—6.182),骨密度过高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OR=7.487(95%CI:1.251—44.812)。2.保护因素:每天饮茶是膝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OR=0.246(95%CI:0.068—0.897),食用豆类(豆制品)是膝骨性关节炎的保护因素,食用瓜果是膝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OR每天=0.182(95%CI:0.034—0.960)。3.综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因素有:体重指数(BMI)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OR23<BMI<25=3.682(95%CI:1.332—10.178),ORBMI>25=8.144(95%CI:2.009—33.018),抽烟(>20支/天)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OR>20支/天=13.716(95%CI:1.097—171.487),饮酒是膝骨关节炎危险因素,OR1-3次/周=5.116(95%CI:1.295—20.211),体育锻炼过于频繁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OR>2次/周=28.677(95%CI:1.591—516.999)。保护因素有:居住楼房有电梯是保护因素,OR=0.047(95%CI:0.003—0.880),每天饮茶是膝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OR=0.039(95%CI:0.004—0.370),食用瓜果膝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OR每天=0.118(95%CI:0.014—0.975)。4.通过对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对膝骨关节炎影像学K-L分级和膝关节ISOA分级进行相关性评价,其相关系数为0.371(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膝关节功能分级与影像学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呈正相关。但因相关系数小于0.5,提示相关性不太强。5.本研究中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平均骨密度为0.807±0.153g/cm2,根据影像学分级情况对各组骨密度进行分析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非条件logisitic单因素回归方法初步筛选出膝骨关节炎主要影响因素,对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法再次统计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可疑或潜在影响因素。1.1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居住楼房无电梯,体重指数高,遗传因素中有两个骨关节炎患者,有饮酒习惯,体育锻炼较多,均增加膝骨关节炎的发生。1.2保护因素:本研究发现经常饮茶,经常食用瓜果均降低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危险。1.3可疑或潜在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食用豆制品和骨密度作为膝骨关节炎的可疑影响因素,有待继续扩大样本含量,进一步研究。2.建议: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膝骨关节炎的致病危险因素存在于生活行为方式和饮食方面。对生活方式方面可以通过宣传教育,也可以通过医生加以引导,加强自我保健意识,适当合理运动,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少饮酒,多饮茶,经常食用瓜果,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降低患膝骨关节炎发生的可能性。3.通过对膝骨关节炎临床特征分析,发现绝经期前后是膝骨关节炎的多发期,肾虚与骨关节炎的关系密切。4.通过对不同影像学分级的膝骨关节炎的骨密度进行统计分析,推测膝骨关节炎和腰椎退行性变存在相关性,骨密度的改变可能是由于退变的骨赘引起。5.根据膝骨关节炎的影像学K-L分级与膝关节功能ISOA分级相关性的结果,根据祖国传统医学中“皮—肉—筋—骨”病机和导师韩清民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认为: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筋痹”是膝骨关节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骨痹,是“筋痹”发展过程的延伸。因此,从“筋痹”角度重新审视膝骨关节炎的病理基础,必将进一步深化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6.从“筋痹”立足,利用膝骨关节局部“经筋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思路,将进一步丰富膝骨关节炎辨证体系,为膝骨关节炎临床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