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公共场所”的规范诠释与实践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ts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犯罪都离不开一定的“时空”,但并非任何“时空”都受到刑法与刑法学的关注。事实上,在刑法分则的绝大多数条文中,很少有罪状或法定刑升格条件提及“时间”或者“地点”,这缘于“类型化”的立法技术,也因为精确而简练的立法要求。在这样的规范背景之下,刑法分则中却多次出现“公共场所”一词,这种“规范特性”当然引人好奇、发人思考。以刑法文本的“规范特性”为肇始,本文分成三个部分(三章)对刑法中的“公共场所”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探讨。“第一章”为我们的讨论揭开序幕——在刑法、刑法学与刑事实践所组成的辽阔舞台上,作为主角的“公共场所”四周弥漫着浓厚的迷雾,让人无法辨明其面目;“第二章”则是各演员登场、诸布景搭设——对规范的梳理为文义解释与体系解释奠定前提,而对其中所蕴含的法理的分析则为目的解释打下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通过适当的解释路径,为《刑法》中“公共场所”的认定指明合理的解释规则,并借由这些解释规则,对实践中疑难的公共场所认定情形进行分析。对于“公共场所”这一多次出现在《刑法》文本中的,虽不起眼但又颇具重要性与特殊性的四字词语,本文只试图进行一种“解释”工作,这种“解释”以对现行《刑法》的绝对遵从为前提,仅仅是一个帮我们“认识”刑法、“发现”刑法的过程,而绝不涉及“发明”刑法。而在“认识”与“发现”的过程中,本文也希望将司法实践中的已决案例作为研究素材,这是一种启发,也是一种反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包括“与‘公共场所’相关犯罪之概览”及“与‘公共场所’相关犯罪之分类”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图表、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列举了《刑法》中与“公共场所”相关的罪名及犯罪构成,并对其中较为特殊的几个罪名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部分同样是以图表、文字结合的方式对上述所有罪名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作出了两种不同的分类。第二章乃是对“公共场所”相关的刑法法理问题的追问,总结起来包括两点内容——为什么“公共场所”存在于某些犯罪的犯罪构成中?又为什么“公共场所”只存在于这些犯罪的犯罪构成中?针对前一个问题,本文提出——“公共场所”之所以被规定在刑法条文中,乃是因为现实中的公共场所时常关乎“公共安全”、需要维持“公共秩序”、存在特定“公共道德”,并可能具有“放大效应”;而对于后一个问题,本文提出三个理由——“某些行为性质决定其只能发生在‘公共场所’”,“某些行为性质决定其无法发生在‘公共场所’”、“多数行为区分是否发生在‘公共场所’并无意义”。在这些法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针对司法解释带来的争议问题——“公共场所”与“扒窃”行为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也因此其标题与论文标题相同。在前两章构建的基础上,第三章首先探讨了进行解释时的解释路径,然后依此提出对“公共场所”的解释结论——在“公共场所”的司法认定中,“公共”是唯一焦点,其意指“公共生活”而非“公共管理”;比起强行追求“公共场所”定义的精确性,更重要的是探讨对“公共场所”进行司法判断时的判断规则;就具体判断规则而言,“不特定的多数人”是最直观的判断角度(形式的判断角度),即从直观上看,公共场所应是供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公共生活的场所,同时,它只需要具有此功能即可,而无须现实地存在不特定的多数人在其中进行公共生活;而“社会一般观念”是判断的核心角度(实质的判断角度),“公共生活”是与“一般社会观念”紧密相关的概念,在判断时必须对此加以充分考虑;而在“公共场所”的边界、模糊地带,则需要考虑具体的社会利益可能受到侵犯的方式,也就是说,“公共生活”不要求一定以“置身其中”的方式参与,“公共场所”也不应以“身体出入”为唯一标准,相应的,“私人领域”与“公共场所”的并非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关系,在“一般社会观念”的作用之下,二者的关系也呈现出复杂的形态。
其他文献
<正> 随着会议中心、展览馆在各地的兴建.会展旅游成为新的经济热点。本文通过对会展与旅游的关系、会展旅游的内涵的分析,提出会展旅游目的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要有相应的
运用Cybex-NORM等速肌力测试系统,RSscan足底压力板测试系统对27名在校大学生(男15名,女12名)进行步向角测试,30°/s,120°/s两种角速度踝关节内收、外展的等动肌力测试,旨在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众多发展中国家实力持续增强,南北力量趋于平衡,但受
靶向免疫疗法是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这种疗法的关键步骤是先找到白血病和淋巴瘤发病机制中的主要或关键致病蛋白质或在肿瘤细胞膜上所表达的抗原
<正>微烹饪是指在保证食用安全的前提下,根据食材本身的特点选择烹饪方式,缩短烹饪时间,降低烹饪温度,减少食用油和调料的使用,以达到保持食材本味和营养目的的烹调方式。
采用ICEAS工艺处理城市住宅小区生活污水,介绍了6座处理站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处理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对于占地要求高、污水流量变化较大、短时间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
随着新时期社会、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需求要求的变化,商务日语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文章通过分析商务日语人才需求变化,界定了商务日语的内涵,进一步分析了新时期商务日语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逐渐走向体系化的发展道路,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其中吴作人、蒋兆和、卢沉、方增先等前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与自身创作,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