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理念以来,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崭新课题。但是,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挑战。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下,迫切需要通过深化制度建设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总而言之,制度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而言具有着非凡的意义,故而将这一课题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具有其迫切的必要性,而且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本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以及多学科交叉综合法。本文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关系的原理出发,在阐述制度、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制度建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而说明完善的制度体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想法,以期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众多方式、方法和路径中,其中制度建设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要想从一种刚刚形成的观念转变成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念,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能不能充分成为这个国家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所坚守的价值标准。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制度对于该国核心价值观的真正确立无比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着力加强制度体制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走向强大,从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