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由导论、正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等四个部分组成。绪论由选题原因,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构成。正文由《以我为本》原则为主线阐述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导论、正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等四个部分组成。绪论由选题原因,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构成。正文由《以我为本》原则为主线阐述了卜和克什克文艺、教育之观。《以我为本》原则是卜和克什克主要的思想结晶。卜和克什克认为要想振兴民族必须以民族传统为基础。本文中用卜和克什克的《以我为本》原则分三个部分分析了卜和克什克文艺、教育之观。第一章把《以我为本》的内涵从历史,现代蒙古族作者《以我为本》的观点,卜和克什克民族意识的核心——《以我为本》等三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挖掘其根源。第二章总结了卜和克什克文艺观的《以我为本》原则,叙述了他为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和翻译新名词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同时提出了卜和克什克《以我为本》原则也是相对的,包含着消除民族文化中的糟粕和吸收先进文化的观念。第三章把卜和克什克《以我为本》原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虽然卜和克什克教育观中包含吸收发达民族的先进文化的观念,但他的观点是以《以我为本》原则为基础的。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论点。总之,本文以卜和克什克《以我为本》原则阐述了他的文艺、教育观,探索了在以创新为主题的现代社会中卜和克什克对民族文化、教育之观。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探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蒙古族小说批评观念的更新,内容的扩展以及接受学的深化问题。当时的文艺创作出现反映新时期新生活,表现思想开放等等追求多样性的
本文研究了1755-1758年间带领反抗满洲国统治的喀尔喀人民斗争的领袖青衮杂卜可敬可悲事迹的蒙古族民歌“西达尔王”。山导论、正文、总结构成。导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理山、研
<正>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有想象力而没有鉴别力是世上最可怕的事。不经过迷惑,你总不会聪明!要成长,你总要独创才行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本文对蒙古族著名诗人纳·赛西亚拉图的诗作艺术魅力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除导论之外由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说明了选题目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第一部分
论文以1990年代蒙古文小说批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精心分析蒙古文小说批评文本,归纳出它的深度和广度及特点。本文由导论、正文、结论、附录等部分组成。正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论文通过分析新时期蒙古文学批评家关于文学作用的批评研究,概括了蒙古文学批评家们对文学作用批评研究的主要观点,试图总结蒙古文论中文学作用批评研究的基本概况。论文由绪
该论文从文艺运动的角度解析“思想解放运动”(1978—1982年),并对此运动的起因、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对当时的蒙古族文学艺术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论文由
桑·舍力布是蒙古族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学界对其散文仍没有系统、宏观的全面研究。本文将桑·舍力布的所有散文纳入研究范围,从作者生平事迹以及创作追求,散文主题的形成和深
对于中国来说,现代性指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体现的或发生的现代性质与特征。现代性想象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文学的重要思想现实之一。在“四个现代化”成为新时期初期重要
新世纪蒙古小说作品的和谐之美不仅是艺术审美的体现,也是蒙古族人审美追求的体现。以审美追求的规律,探析新世纪蒙古小说作品的和谐之美。本人以从2001年至2008年在《花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