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及在改善症状方面的优势。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指标(包括:白天、夜间及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压负荷;谷/峰比;平滑指数;血压变异系数;夜间血压下降率;晨间血压水平;动态脉压及夜间脉压下降率),对比单用西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观察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是否持续平稳地控制24小时血压,减轻24小时血压负荷值,降低血压的变异性,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规律,控制清晨血压高峰值,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提高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预后。研究方法:本研究共收集高血压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组)28例、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商品名:拜新同拜耳医药公司生产),30mg/d,8am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平康片(由女贞子、淫阳藿、夜交藤、益母草、毛冬青等组成,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3g。)每次4片,每天3次。所有患者用药前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每周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诊室血压、心率、临床证候、不良反应。药物治疗4周后重复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研究结果:(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1)提高降压疗效,有效降压,益于血压达标: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能减轻24小时血压负荷值,有效降低夜间血压负荷:两组之间比较24h及白昼血压负荷下降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夜间血压负荷明显降低,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夜间血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夜间血压负荷方面有明显优势。(3)降低血压的变异性,减少靶器官损害等并发症:治疗组血压变异性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血压短时变异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4)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善病人的预后:治疗组治疗后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的百分比为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2%,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方面有明显优势。(5)控制清晨血压浪潮,有助于减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治疗组清晨血压降低幅度大于西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结合治疗对清晨血压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6)使血压平稳下降,减少血压波动性:治疗组在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平稳指数上(分别是7.90和8.0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6.10和6.2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谷峰比值上(分别是0.83和0.80)与对照组相近(分别是0.82和0.7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得出:治疗组症状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本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调平康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中的诸多指标,对血压达标、减少靶器官损害及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有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