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对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持续升温。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的载体,跟人们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等密切相关。人们对其使用的语言的社会价值所形成的认识和评价实际上是一种语言态度。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汉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影响到其汉语使用情况。本研究以社会语言学语言态度研究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华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言态度及其汉语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调查对象来自于湖南四所高校的留学生。调查者与上述学校的汉语任课教师协商,经许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对留学生逐班发放调查问卷。然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借助SPSS(16.0)和EXCEL(2003)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对汉语的语言态度较积极。他们对汉语学习有着极高的热情,认为汉语学习很重要,并表示将来会继续学习汉语,希望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他们对中国文化大都感到好奇和有趣,觉得中文好听,喜欢中国的电视、歌曲、文学和艺术等。他们对中国人民也表现出友好态度,认为中国人很热情、友好、真诚,并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留学生的汉语态度受其年龄、汉语学习时间、汉语水平、学历、所属国家或地区的影响,但与其性别因素无关。年龄上,21-25岁这一年龄组的汉语学习态度比其他两组要好。汉语学习时间长短对汉语学习态度和文化态度产生影响。学历越高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越好。汉语水平越高的对汉语学习的热情也越高。在日常生活中,留学生的汉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商店或饭馆。在与老师或陌生人交流时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汉语。而在话题方面,他们谈论学习和生活使用汉语的频率比谈论娱乐和工作时相对较高。汉语学习中,留学生普遍反映汉字和发音是最困难的。语速和方言等问题是他们最大的交流障碍。面对这些困难,半数以上留学生仍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决心通过各种途径多听,多读,多说来克服困难,从而提高汉语水平。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相互影响。语言态度越好,人们使用该语言的频率也相应较高;而语言使用频率又通过语言使用的效果改变着人们的语言态度。研究留学生汉语语言态度及汉语使用情况将有利于留学生汉语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对汉语的教学及汉语的推广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