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ilan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综合采用地震、测井、录井、古生物等分析手段,对松辽盆地白垩世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早白垩世主要发育火山岩、河流、滨浅湖、三角洲和冲积扇沉积,晚白垩世主要发育深湖—半深湖、滨浅湖、三角洲、河流和冲积扇沉积。进一步研究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区域构造背景是盆地沉积、沉降中心迁移的诱因。盆地的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基底断裂控制了早期断陷盆地的分布,而且由于其对盆地沉积的控制作用,盆地的沉积轴向为近北北东向,物源和水系主要沿两组断裂展布。在沉积和构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盆地的古物源、古气候、古湖泊的平面变化等研究,对松辽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有了系统的认识。早白垩世早期火石岭组至营城组沉积时期主要形成了火山碎屑岩,以相互分割的小型湖泊为主要特征;登娄库组沉积时期盆地形成统一的沉积区,沉积了一套砂泥岩组合;到泉头组沉积时期,除少数地区外,已经形成统一的湖泊沉积体系;青山口组沉积是盆地整体下沉,湖盆的首次扩张,主要发育垂直于盆地长轴发育的扇三角洲体系和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到姚家组沉积时期,盆整体抬升;嫩江组沉积时期是松辽湖盆由极盛转为逐渐衰亡的时期;四方台组一明水组沉积时期,沉积中心西移,中央坳陷区以细碎屑岩沉积为主。该期间盆地经历了断裂活动由强到弱,古水域由小到大,古湖盆由分割到统一的变化过程,沉积相整体呈现出东西分带、相带分布不对称的沉积格局。
其他文献
氧气顶吹转炉是炼钢中的主要设备,其中转炉支承系统承担了炉体及其附件的全部重量,同时还担负着从倾动机构传递给炉体使其倾动的力矩,是转炉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炉体支承
从新课改颁布以来,新课改就提倡德育教育,强调学生的思想品德非常重要,小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品德、生活和社会,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指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复杂构造成像的最有效手段,它不仅能解决陡倾角反射层的成像问题,还能处理横向变速介质中的波的传播和成像问题。传统偏移方法是逐炮进行外推成像,受
调速型永磁磁力耦合器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传动装置,通过磁场相互作用传递扭矩。与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软启动、过载保护、隔离振动、容许较大的安装同轴度误差、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等,并且,应用在风机、水泵等的调速场合时,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较变频器和液力耦合器调速更具优越性。本文主要对这种传动装置的磁场和传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本
光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方式,适合长距离使用,与其他的通信手段相比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公司现有的GPT-C光通信平台为4U机箱,成本偏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