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土资源,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疏导城市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历史文化景观,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内相关省市纷纷出台地下空间相关法规,浙江省也专门出台了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但目前均没有就不同空间层面的地下空间编制体系及内容进行研究,导致各市(县)在开展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时无法准确把握编制深度和内容重点。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城市层面、中心城区或主城区层面、分区层面和重点地区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进行总结,利用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手段,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保障机制研究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及内容。首先:结合浙江省行政管理体制,从空间维度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可分为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别为副省级城市层面、地级市层面和县及县级市层面。以解决各个层面目前存在的编制体系问题出发,提出各个空间层面应该开展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及用地布局依据,以适应不用空间层面编制内容深度需要。其次:从时间维度提出总体规划层面、专项规划层面和详细规划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主要任务、内容及成果要求,并结合作者负责或参与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案例进行分析佐证。最后:通过对国家、其他省市和浙江省及相关城市的地下空间管理法规、政策及体制机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浙江省地下空间相关管理法规、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等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浙江省各市(县)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主管部门结合自身实际,组织编制相应地下空间规划,是对已出台的浙江省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的有力补充,也对其启动修订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标准或规划技术规范,其内容应充分考虑国家区域差异的现实情况,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相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系统工程,本文仅从规划编制角度进行初步研究,深度略显不足,其后续审批、权属界定、连通问题和管理等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