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硅酸铝材料吸附剂的研制——用于汽油吸附脱硫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将实施更加严格限制燃料油中硫含量的新规定,为此进一步发展低硫汽油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吸附脱硫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快速,成为目前较为关注的脱硫技术。与工业化的加氢脱硫相比,其投资成本及操作费用可降低一半以上,且不会降低汽油的辛烷值。但是其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吸附剂的硫容量不高以及选择性差,因此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制备高性能的吸附剂。复合分子筛材料同时具备介孔材料的孔道优势和微孔材料的选择性优势,在石油化工、吸附分离、大分子择形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复合分子筛作为吸附脱硫剂以及作为吸附剂的载体进行汽油吸附脱硫,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采用碱处理ZSM-5的浆液作为硅铝源合成新型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MCM-41-ZSM-5,采用XRD、BET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模拟汽油吸附脱硫对分子筛进行性能评价。XKD和BET结果显示:产物为微孔、介孔双孔分布的复合分子筛,具有类MCM-41的典型六方介孔结构,长程有序性较好,孔分布集中,比表面积较高。通过制备过程的单因素考察,实验范围内找到了复合材料的最优制备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分子筛的吸附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碱浓度,影响较小的是晶化时间和碱处理时间,并得出了优化合成条件。 以合成的复合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两类高效吸附剂: Fe/ MCM-41-ZSM-5和Ni-Co/MCM-41-ZSM05。其活性组分分别为Fe2O3,Co3O4和NiO。通过对两种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吸附条件的考察,确定了适宜的制备条件和吸附工艺条件。Fe型吸附剂的适宜制备条件:浸渍液浓度0.20mol/L,浸渍时间10h,干燥温度100℃,550℃焙烧4h。最佳吸附条件:常温、常压,吸附时间1h,剂油比1:60,在该条件下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为36.46mgS/g吸附剂。Ni-Co型吸附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负载量10%,浸渍时间12h,干燥温度100℃,450℃焙烧4h。最佳吸附条件与上述Fe型吸附剂相同,其饱和吸附量为36.84mgS/g吸附剂。当有芳烃存在时两种吸附剂的硫容量都有明显下降,说明芳烃对硫化物存在竞争吸附作用。当用总硫含量为250.7μg/g的真实汽油为研究对象时吸附剂的吸附量降低,分别为10.21、10.5mgS/g吸附剂,考察两种吸附剂的动态吸附效果,硫容量分别为8.6和9.6mgS/g吸附剂。分析吸附机理,π-络合可能是本论文中制备的两种吸附剂能够有效吸附噻吩类硫化物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一个老年天团——97岁的约翰·古迪纳夫、78岁的斯坦利·惠廷厄姆和71岁的吉野彰。没有他们,就没有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动车等续命的能源神器——锂电池。  小小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电池,凭什么拿走900万克朗的奖金?三位老人家为它的诞生各做了哪些贡献?  我们先从电池的工作原理讲起。  电池怎么工作  大家知道,物质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有些
期刊
前几天,一个朋友送给我一张高尔夫天王老虎(泰格·伍兹)比赛的球票,我激动了半天,毕竟是全球一流的高尔夫高手,他有无数的粉丝“不离不弃”地跟着他周游世界,我也做梦当过他的球童伴随左右,但只是黄粱一梦,我经常告诫自己,要现实一点,现实地实现梦想的办法,就是在电视上看他比赛。所以,当朋友送给我一张可以近距离接触球星老虎比赛的球票,我自然无比兴奋,兴奋中幻觉了许多期待。  上夜班凌晨3点才上床休息,一大早
DNA损伤及其引起的细胞应答与肿瘤发生及衰老的病理学相关。然而,这一应答反应是如何整合细胞的环境信号的目前尚不清楚。BMP-Smad1通路与胚胎发育和组织稳态相关,通过我们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