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行为因素的报童问题是供应链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已有考虑行为因素报童问题研究主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不同的行为因素会导致什么的决策偏差;另一方面是如何减小甚至消除决策偏差。早期的研究多为前者,利用数学建模研究方法在经典报童模型的基础上(少部分以前景理论为基础),考量风险态度、启发式、损失厌恶、后悔厌恶、过度自信、缺货厌恶、浪费厌恶等行为因素可能导致的报童决策偏差。Schweitzer与Cachon(2000)最早利用实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决策主体在订货决策中表现出“趋近平均需求”偏差,并指出决策者很可能受到多种行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之后的实证研究者改变反馈信息、反馈频率、样本差异等以期发现改善决策偏差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综合分析已有研究,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已有行为因素对报童决策的影响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个体认知偏差对报童决策的影响并设计改善决策偏差方案。第一部分,综合分析已有研究中所考虑的行为因素,形成多个行为因素共同影响的订货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得出有显著影响的行为因素。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有显著影响的行为因素从个体认知偏差角度研究其与报童决策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时间压力作为调节变量。第三部分,结合第一部分的研究结论与报童问题中已有的改善研究成果,设计出新的改善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决策者在高利润产品订货过程中受到风险厌恶、前期需求追逐(锚定不完全调整启发式的一种)显著影响;在低利润产品中受到损失厌恶、前期需求追逐显著影响。第二部分研究显示:低利润产品下,锚定不完全调整启发式、损失时风险寻求及整体风险态度对订货量有显著正相关,获得时风险厌恶与订货量有显著负相关;高利润产品下,损失时风险寻求与易得性启发式对订货量有显著正相关,获得时风险厌恶与锚定不完全调对订货量有显著负相关。时间压力降低了个体认知偏差对订货决策的影响程度,且在时间压力情况下决策绩效有所降低。第三部分研究显示:低利润产品下,减少需求的反馈频率会显著减小报童决策偏差(增强决策绩效);高利润下减少收益的反馈频率会减小显著报童决策偏差(增强决策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