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弹性体增韧相比传统弹性体增韧可以克服使基体刚性下降的缺点。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首先提出了非弹性增韧理论中的有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非弹性体增韧扩展到无机刚性粒子增韧领域,并得到广泛研究及应用,但有机刚性粒子增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其机理也相对较不完善。
前人对有机刚性粒子增韧的研究主要以韧性或准韧性基体为主,极少研究脆性基体的有机刚性粒子增韧。因此,为进一步研究有机刚性粒子的增韧行为及其机理,本文分别从共混工艺、基体预增韧韧、相间相容性等方面研究了AS有机刚性粒子对HIPS基体的增韧。
本文首先找到了HIPS/AS的较佳加工参数范围,之后通过采用不同共混次数、共混顺序、AS共混初始粒径等工艺方法,研究了HIPS/AS体系的增韧行为,发现HIPS/AS体系增韧效果不明显,工艺方法对增韧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为研究基体韧性对增韧效果的影响,本文用SBS对HIPS进一步增韧以提高增韧基体韧性。在得到的增韧脆韧转变点出加入AS,发现SBS不仅能提高基体韧性,还能改善HIPS/AS两相相容性,体系增韧效果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AS粒子的增韧机理类似于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与韧性基体中的冷拉机理不同。研究还发现共混顺序对HIPS/SBS/AS体系力学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相间相容性对增韧效果的影响,本文将MBS分别加入HIPS/AS及HIPS/SBS/AS体系中。发现MBS对HIPS/AS体系也有增容作用,体系韧性得到提高,说明相容性的提高对增韧效果有影响。但由于MBS不能增韧基体,所以对增韧效果的提高不如SBS;同时MBS对HIPS/SBS/AS体系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方法对AS有机刚性粒子增韧HIPS效果影响不大,基体韧性及相间相容性影响较大。脆性基体的有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类似于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研究得到了AS增韧增强HIPS复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