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到风景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几乎是一个人们熟悉到可以熟视无睹的名词,因而在早前的许多研究中它几乎被“放进了括弧”,并时常被静止和僵化地看待与使用。本文即试图跳出通常的静止观点,确立风景之观念乃是一个历史的产物,重新审视风景之观念在英国的生成过程,探询风景所以被发现的缘由及条件,并进一步对风景之发现对18世纪后期英国主流审美观的影响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在现有的风景研究中,“风景”这个词的用法主要集中在两个主要的方向上。其一,是以霍斯金斯为代表的泛化地使用“风景”一词的方向。在这种方向上,风景被看作是一种历史的记录,从这种记录中,能够发见历史的进程。其二,是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从美学的含义上使用“风景”一词的方向,它内含了一种人们能够审美地对待自然,并能从自然中获得愉悦的观念。相关的研究也大致就是从这两个方向上展开。从第一种含义上来说,就不存在所谓“风景”的发现的问题,因为我们始终是能感知我们周围的环境的。论文主要就是从第二种含义上来探讨“风景”在英国的发现。在18世纪时的英国,人们看待自然的态度发生过一次深刻的转向,自然由其原本疏离可怖的面貌,在并不算太长的时间内变成了一种审美的风景,本文即是试图对这一转变发生的原因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同时也试图对众说纷纭、使用含混的“风景”概念进行一个界定,让其界限与面貌尽可能清晰。论文主体首先对风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明确提出在18世纪的英国,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了审美转向。接下来,对“风景”诞生之前的“自然”观念,即从古希腊至中世纪基督教统治期间的人们心目中的自然形象进行了梳理,表明在这期间自然或者是作为一个人格化的神的形象出现,或者是恐怖的对象,甚至是罪恶的对象,或者根本没有进入人们视野,总之,自然并没有变成一般意义上的审美对象,亦即“风景”,但同时又包括一个人逐渐向其接近,其逐渐向人显现的趋势。紧接着,通过对文学、绘画、园林等多方面证据的集置,较为完整地证明了英国是在18世纪“发现”风景这一事实,并结合事实对诸多原因进行了探索,较为直接的原因包括伯克、卢梭等人开创的新的审美范式、环境恶化给人的反向提示、以及来自中国的山水园林趣味的启示等。最后,对风景之发现对英国审美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比较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进一步提升了自然的审美地位,作为自然突出部分的风景扩展到整个自然;风景式园林成为了英国园林的主流趣味;以及乡村成为了新的旅游胜地。总的来说,对风景这个历史性的产物重新进行了历史化,还原了其真实的诞生过程,并对风景发现的前因后果进行了揭示。
其他文献
以医德教育为目标,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近年的实际工作,通过建立三个层次,把握两个时间,协调两个领域,面向两个群体,实现研究生"认知-情感-行为-习惯"的双向互动,建立了以医德
结合国内外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现状,分析建设医院机构知识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机构知识库的构想。系统分析医院机构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优厚的政策支持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辽宁省的传统重工业在建国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介绍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院(SAIS)的学位设置及其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认为该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某些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阐述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发展现状和动向,以及小水线面船的技术特点,结合其特点和国内外应用情况,提出了在海军舰船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分析国内外煤矿安全评价现状,指出现有煤矿安全评价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及煤矿安全评价和管理中显现的矛盾。将煤矿安全评价划分为定量和定性两大类方法,并对每大类中的
开展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对应急管理协同机制和能力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煤矿在应急管理协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升应急管理能
临终关怀在提升临终病患生命质量、维护其尊严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本文从法学视野对临终关怀权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针对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权利内容与义务内容等方面
奥陶系灰岩富水区带划分是矿井水灾害预测与防治的基础,本文利用钻孔岩溶分析和瞬变电磁勘探相结合的水文地质研究方法,研究了奥陶系灰岩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富水性,划分了井田
钛及其合金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生物惰性在骨科植入物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钛合金表面纳米化是赋予其多种生物功能化 重要的方法。一方面钛表面纳米化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