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白细胞介素-6表达及易感性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脓毒症(Sepsis)是严重创(烧)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感染而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临床表现。如果脓毒症早期持续的SIRS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而MODS的进一步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MOF是临床危重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综合征,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脓毒症的认识,力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基因参与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炎症介质即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参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脓毒症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就是伴随炎症因子的发生和消长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细胞因子的消长反映并影响了脓毒症的转归和预后。在众多炎症介质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扮演着重要的角色,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很多生物学功能,它可以通过诱导B细胞终末分化、诱导发热和肝急性反应蛋白等及刺激T细胞和胸腺细胞等来实现多种生物学功能。许多体内外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IL-6的浓度与脓毒症的发生和预后关系密切。而IL-6的表达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并且IL-6在血中很快就会被清除,提示IL-6是主要是在表达水平受到调控。临床观察表明在重症脓毒症病人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人中IL-6可持续长时间高浓度的表达,这种表达的差异可能受到基因的调控和影响。研究表明在IL-6基因启动区存在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许多体外实验表明IL-6启动区的SNP的等位基因与IL-6的表达有关,即是有功能的等位基因,能够调控并影响着IL-6的表达。IL-6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表达的,可以被许多炎症因子所诱导表达,例如白细胞介素-1(IL-1),血小板生成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菌的产物如内毒素等。而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会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象其它急性期反应蛋白一样是炎症反应的一部分,可以负调控IL-6的表达并进一步对炎症反应产生负反馈。说明IL-6的表达又是复杂的受到很多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许多细胞在受到有害刺激下可以产生IL-6,其中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但是这些细胞在产生IL-6时受到很多因素的调节,会影响到IL-6的表达量和持续的时间。研究目的从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在脓毒症病人和正常对照中IL-6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时间段中IL-6表达的消长。同时研究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中IL-6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探讨IL-6是否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灵敏指标。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深入到基因水平,从基因多态性方面入手,探讨IL-6启动区多态性与IL-6表达水平的关系。了解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易感性关系,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预后和易感性方面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所有对象均来自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均是河南籍贯且是河南省常住人口。其中脓毒症患者99例,包括一般脓毒症37例,严重脓毒症30例,脓毒症休克16例,MODS 16例。所有脓毒症病人入选标准和严重程度分级是按照ACCP/SCCP(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标准,并且排除年龄小于18岁,大于75岁,排除怀孕、器官移植、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慢性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运用免疫抑制剂,肿瘤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健康对照216例,均来自河南省籍贯且是河南省常住人口,体检科有系统检查资料并且单位固定且可以随访到的体检健康群体。脓毒症病人严重程度评价同时采用APACHEⅡ(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评分系统。检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中不同严重程度级别的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同时采集抗凝外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g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脓毒症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IL-6-G174C和IL-6-G572C位点的SNP。结果发现在脓毒症病人和正常对照人群中IL-6表达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时间段IL-6浓度是逐渐下降的。在第3、5、7、14天MODS组和非MODS组IL-6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层比较在死亡组和存活组中第5、7天IL-6表达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对IL-6启动区多态性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河南人群中没有发现IL-6-174位点多态性。而IL-6-572位点存在G,C两种等位基因,GG,GC,CC三种单核苷酸多态基因型。所有病例和对照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两等位基因间在病人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G572C SNP与脓毒症的发生有相关性(P=0.039)。经过年龄性别校正过的GG基因型患者发生脓毒症风险是CC基因型的2.411倍(OR=2.411,95%CI=1.045-5.562,P=0.039)。把所有脓毒症病人按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即一般脓毒症和危重脓毒症(包括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MODS)。结果IL-6-G572C SN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结论1.IL-6表达可以作为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判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在危重病人中IL-6可以持续长时间高浓度的表达。2.IL-6-G-572C位点的G/C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发生具有关联性。GG基因型是脓毒症的风险基因型。3.IL-6-57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4.中国河南人群可能不存在IL-6-17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
其他文献
本文的计量分析表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和村庄道路建设的不足分别显著提高和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而灌溉困难降低了专业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因此,今后还应加强农村基础
《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后期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存在的认知、人生价值与生命本质的深深思考和探询。该作品与传统小说有着迥异的风格和美学特质,其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平等对
本研究尝试运用"产出导向法",就一个单元教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堂实验,探究实验组和对比组学生在作文质量和目标语言项目测试成绩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显示:1)两组
日前,从泉州海关驻石狮办事处了解到,据统计,2016年1-6月,石狮市累计出口纺织品48.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6%。其中,欧盟、东盟、阿联酋是主要出口市场。1-6月,石狮市欧盟、东盟、阿
基于当前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网络化的现状,通过对广州市某社区进行问卷调研,对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分析了依托慕课发展社区成人教育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
—、前言“装配式建筑”是近几年建筑行业的热点之一,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和路径之从国家到地方陆续推出很多政策持续孵化,尤其近两年伴随着一系列强制实施要求和奖励
目的: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同时探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中药茵陈蒿汤对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揭示其利胆退黄的机制。方法:在采用异硫氰
妇科疾病主要为经、带、胎、产、杂病,故以《内经》为依托,分别从肾与女性生理特点、妇科疾病发展因果关系出发,结合临床阐述从肾论治妇科疾病的实用性及重要性,以供临床参考
高血压常导致或伴有肾脏损害的事实早已为人们所共知,然而高血压为什么可导致肾脏损害,高血压对已有病变肾脏的影响如何,以及高血压治疗是否可以影响肾脏病变等问题还远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