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纤维梭菌遗传体系的建立及其纤维素乙醇代谢工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乙醇具有环境友好、原料供应丰富的特征,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产品。整合生物加工(CBP,Consolidatedbioprocessing)技术实现了从纤维素到乙醇的反应器生产,能够极大简化纤维素乙醇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解纤维梭菌(Clostridumcellulolyticum)作为嗜中温的产纤维小体的模式菌株,是最有希望用于CBP纤维素乙醇生产的的优良候选菌株之一。本文以C.cellulolyticumH10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其遗传改造体系的同时,从乙醇合成途径改造和纤维素降解效率改进两方面入手对其纤维素乙醇的合成进行详细的代谢工程研究:   1、解纤维梭菌H10的遗传操作系统建立;通过筛选包括甘氨酸、苏氨酸、氨苄和异烟肼等不同的细胞壁弱化剂,将解纤维梭菌的转化效率提高到3.1×103CFU/μgDNA,利用团队自主研制的电脉冲系统,将转化效率进一步提高到1.05×104CFU/μgDNA。在获得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方法后,建立了基于厌氧绿色荧光蛋白的解纤维梭菌基因表达荧光报告系统,为研究蛋白的功能、相互作用和定位等问题提供了工具。同时建立了高效可靠的依赖于Clostron技术的基因靶向敲除系统,并基于该方法,构建了解纤维梭菌的无甲基化基因操作底盘细胞以及基于pyrF的双向遗传筛选底盘细胞,从而简化了遗传操作,提高了遗传操作的效率。   2、解纤维梭菌H10的乙醇代谢途径改造;我们首先通过对乙酸激酶(ccel2136)、乳酸脱氢酶(ccel2485和ccel0137)的注释编码基因分别进行靶向失活,切断H10的乙酸及乳酸合成途径。发酵试验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工程菌株的代谢物谱发生了变化,即ccel2136失活突变株的乙酸产量降低了18.7%,说明H10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乙酸激酶或其他乙酸生产途径;ccel2485突变株的乳酸产量降低了85%,乙醇和乙酸的产量分别提高了36%和26%;ccel2485和ccel0137双突变株的代谢物谱与ccel2485突变株相似,说明ccel0137可能没有乳酸脱氢酶的功能。上述结果说明通过改造乙醇代谢途径可以提高解纤维梭菌的乙醇产量。   3、解纤维梭菌H10的纤维素降解酶系的功能分析及改造;提高纤维素降解的效率是提高纤维素乙醇产量的重要手段,而解纤维梭菌是通过纤维小体这一多酶复合体实现纤维素的降解,因此我们对解纤维梭菌的纤维小体的重要元件进行了初步的功能研究。解纤维梭菌基因组中与纤维小体相关且参与纤维素降解的基因主要位于cip-cel基因簇上,我们选择了该基因簇上编码脚手架蛋白的基因cipC、关键的纤维素酶编码基因cel48F以及未知功能的基因orfX作为敲除对象,并获得了相应的突变株。表型分析发现,cipC和cel48F的突变株在纤维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或生长速度非常缓慢,说明这两个基因对纤维小体的形成以及纤维素的降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未发现orfX的突变株有明显的表型变化。此外,通过对野生菌株及上述三个突变株的cip-cel基因簇进行RT-qPCR分析发现,cipC和cel48F的突变严重抑制了整个cip-cel基因簇的转录,orfX基因的突变严重抑制了其后面基因的转录,但对前面基因的转录没有影响。这说明cip-cel基因簇可能是在同一个操纵子调控下进行转录的,且该操纵子位于cipC基因之前。   总之,本论文建立的遗传改造的工具以及对解纤维梭菌进行的代谢工程改造和纤维小体元件的初步研究,为纤维素乙醇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不断攀高,机床、机器人等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这些数控设备上往往同时装有多个伺服电机,其中又以三伺服电机设备最为常见。本文课题就是以驱动一台多轴
红景天取自红景天属植物(Rhodiola)的根茎部分,是一种使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可用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哮喘和治疗心绞痛和中风。红景天苷和酪醇是红景天药材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发生胎盘植入的不同类型与前次剖宫产间的关联性.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 2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资料做回顾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替吉奥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古希腊时代,戏剧是民主的讲台,闪烁着瑰丽的人性光辉;近代欧洲,戏剧是启蒙的载体,拉开自由与平等之帷。蔡元培先生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演说辞》中说:“戏剧在转移风气、启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多基因遗传和多个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其具体发病原因仍不明。开展原发性高血压的基因研究对于揭示其发病机理和早期分子诊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目的 调查呼和浩特地区40~65岁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呼和浩特地区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的40~65岁中老年女性
各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顶岗实习因外贸企业接纳实习生有限,普遍存在安排难、指导难、实习目标难实现等问题。依托“校中厂”成立企业联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以“准员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