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论是语用学与翻译研究联系最为密切,也是最有解释力的理论。比利时国际语用学秘书长维索尔伦提倡语用学综观,即将语用学研究渗透在语言中能表达意义的各个层面。而"纵观"也是顺应论的总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在语言结构所有层面上对语言的顺应与选择作全面、细致的考察。而口译又是一种超越语言层面的、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过程,因此用顺应论的思想解释口译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有其科学性和指导意义。本论文对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运用进行了细致研究。在口译过程中,译者作为交际双方的媒介,必须基于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理解,选择适当的表达,以再现源语的含义,实现交际目的。因此,根据顺应理论,该论文旨在从三个层面,即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和动态顺应探讨口译过程中的顺应性策略。本论文以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决赛现场交传为例,在顺应论指导下研究学生译员的[口译表现。本次比赛的参赛者均是产生自全国各省市口译大赛复赛中的优秀译员,因此对其口译过程、口译方法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目前高校口译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译员的口译学习情况,具有代表性。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顺应论指导下的口译过程,探究学生译员在口译现场的表现及口译过程中的语言运用及其言外知识运用能力。通过对学生译员在真实口译环境下的口译行为分析,拟探究学生译员向职业译员转型的关键问题及高校口译教学质量的思考。根据理论框架,一方面就现有的现场交替传译材料,分析译员的翻译从哪些方面符合了顺应论,另一方面分析译员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完善,总结出需要顺应的方面以及如何顺应,从而充分体现顺应理论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