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蝗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目前使用化学杀虫剂仍是防治蝗灾的主要方法,尽管化学农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发展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尤为重要。生物防治是害虫绿色防控的主力军,然而,昆虫体内存在的先天免疫系统大幅降低了生物防治的效率。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蜕皮激素在调控昆虫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虫生真菌是重要的生防因子,但是蜕皮激素调控昆虫抗真菌免疫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以飞蝗为研究对象,运用iTRAQ技术筛选蜕皮激素处理前后飞蝗脂肪体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对筛选到的immulectin-1的分子及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其重组蛋白rLmIML-1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以及利用RNAi技术研究了immulectin-1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探究了蜕皮激素对immulectin-1介导的抗真菌免疫反应的调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应用iTRAQ技术比较蜕皮激素诱导前后飞蝗脂肪体差异表达蛋白质谱,结果显示:蜕皮激素处理后脂肪体总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共鉴定出134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18个上调,16个下调,筛选出受蜕皮激素调控的免疫相关蛋白-C型凝集素。二、对响应蜕皮激素的飞蝗C型凝集素进行克隆,获得了该基因的cDNA全长,并成功上传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MK250966,其含有两个典型的碳水化合物识别结构域,将其命名为immulectin-1(IML-1)。实验结果表明LmIML-1在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特异性高表达,LmIML-1在5龄前5天表达量逐渐升高,在蜕皮前急剧下降。三、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重组蛋白rLmIML-1的免疫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LmIML-1对大肠杆菌的凝集具有Ca2+依赖性,rLmIML-1可以增强血细胞对凝胶珠的包囊反应,这说明了LmIML-1在细胞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干扰LmIML-1后,飞蝗血细胞对凝胶珠的包囊率显著下降;注射dsLmIML-1后,飞蝗血浆的抗真菌活性显著降低;沉默LmIML-1基因后,用绿僵菌孢子处理飞蝗,其死亡率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证明了LmIML-1在飞蝗抗真菌入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四、蜕皮激素诱导实验证明内外源蜕皮激素均可诱导LmIML-1的表达,干扰蜕皮激素受体LmEcR后,LmIML-1的表达量显著下调。蜕皮激素处理后,飞蝗血细胞对真菌孢子的包囊反应以及血浆的抗真菌活性增强,干扰LmIML-1基因后,蜕皮激素不能增强对真菌孢子的细胞免疫反应,也不能诱导血浆抗真菌活性的增加。上述结果证明了蜕皮激素通过与其受体复合物结合,进一步激活LmIML-1来调控飞蝗抗真菌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本研究揭示了蜕皮激素调控飞蝗抗真菌免疫反应机制,对提高生物防治效率、挖掘害虫防治新靶标及探究基于激素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双效害虫绿色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