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判断。研究显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他们对行为的选择,对该行为的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以及日后的成功;具备高效能感的学生通常比效能感低的学生学习更努力,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时间更长,进步也越大;同时,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得到提高。课堂评价不断收集有用信息,监督教学,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反馈。多项研究表明课堂评估能引起学生的明显进步,尤其有助于水平较低的学生的提高;由于考虑了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因素,课堂评价能对学生情感发挥积极影响。很多中国学生在写作方面自我效能感很低,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试图改变传统评价方式,通过实施多种课堂评价,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此次研究为期一个学期,研究对象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60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前者实行课堂评价,后者沿用传统评价。研究问题为:(1)课堂评价是否影响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效能感?(2)课堂评价更有益于高分组还是低分组?(3)课堂评价如何影响写作效能感?数据收集的工具为测试,问卷,访谈,档案袋。通过对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检查课堂评价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已及高分组和低分组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访谈和档案袋,了解课堂评价如何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参与课堂评价的学生在写作效能感方面有显著提高。(2)低分组的学生从课堂评价中受益更多。(3)课堂评价通过以下因素影响写作效能感:教师教导及反馈、课堂环境、自我评估和自我反思、同伴互评和同伴比较、档案袋评估以及学习目标的设定。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自我效能感理论以及课堂评价与效能感提高之间的关联。因此,教师有责任充分认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有效地将课堂评价引进英语写作教学,以便帮助学生取得更大进步。最后,本文提出了在实行课堂评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以及本研究的局限性。